今天开始为期三天的成长架构课程,基于第一次的放牛式学习,这次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空杯心态投入。依旧不喜欢演讲式授课的开场式,属于思维认知没有改变的部分,所以无意识的选择了晚到,不是黄导不重要,是想要避开不喜欢的部分直奔主题。
早上的课程,黄导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应对话术,说明了改变心态的重要性:放下手机、放下身份、放下年龄、放下经验、放下问题。一流的家长会从人格和心理层面引领和引导孩子。不是要求孩子怎么做他就会怎么做,孩子是引导出来的。主要是希望家长们用温和和友善的沟通方式代替“愤怒和暴力”的行为模式。其中,对于强者思维和弱者思维,用了生动的案例展开说明。对于对立思维和统一思维,做了灵活的展示。赞美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有一天在没有赞美、欣赏、认可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独立成长。未来思维和过去思维的话术展示,启发大家对于沟通方式调整重要性的思考。 培养孩子不依赖于外力、客观、环境、他人的影响而独立成长的能力就是黄导提出的自动自发成长系统。
下午,更多的集中展示了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的重要性。用游戏瘾、不上学等案例,对于主观VS客观思维,讲话的艺术(爱,认同,安全感),动静@虚实等做了展开。最后部分,对于为什么会负面评价,如何引导孩子往正面进行思维,以及9大致命否定做出了特别具体的说明。生为父母,要敬畏生命,尊重规律,不是说一切亲子婚姻的问题都是你自己的问题,而是指你没有引导亲子问题,婚姻问题解决的能力,所以,第一天重点在于点醒父母。
复盘,是走心的部分。晚上回到家,想起黄导说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特别重要。这一点,十岁的女儿偏弱。晚上洗完澡,我和她说“女儿,今天我又去上黄导的课程了,就是那个夸你特别有上进心和自控力的黄导。”女儿说“我知道,还很幽默呢!”“嗯,黄导说身为家里的重要一份子,每一个都应该担负起家务劳动,你看你是家里特别重要的小主人,今天开始是不是自己洗小内裤啊?”“好啊!”女儿就这么简简单单干干脆脆的行动去了,10分钟搞定,特别有成就感的回来找我报告,睡前一直十分有成就感。学以致用,应当属于我的优势,继续保持。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复盘和应用内化的过程。作为一位家长,还是一位生涯导师,学习的意义还增加了赋能给别人的部分,因为热爱,所以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