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层
思维模式在环境层的人,聚焦于外在环境,支持条件,类似于心理学上的“外部归因”,认为问题的出现都是别人的错或者环境不好。
比如生意不好做是因为竞争太激烈,自己没有得到晋升是领导偏心等等。其主要的应对模式是“抱怨”。
2.行为层
思维模式在行为层的人,关注于自身行为,他们认为问题的出现是因为自己的行动力不够,其主要的应对模式是“行动、行动、再行动”。
比如工资低就多加班,赚更多的加班费。
3.能力层
思维模式在能力层的人,关注于能力提升,他们认为问题的出现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其主要的应对模式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比如工作没有做好是因为能力不够,侧重于提升自己的能力。
4.信念/价值观层
思维层级在这个层次的人,关注的是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其主要的应对模式是“要做对的事情”。
5.身份层
思维模式在这个层次的人,关注的是“我是谁,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主要的应对模式“因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会做出某种选择和行动”。
6.愿景层
思维模式在愿景层的人,关注的是“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如何能改变世界?”
其主要的应对模式是“如何改变这个世界,让它更好?”
这个世界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达到愿景层,因为他们思考的是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对于同一个人来讲,思维会在不同的层次之间切换。
一个人思维层次的上限,决定了他的能力高度和解决事情的效果。
比如一个人最高的思维层次在行为层,他认为自己生活困顿、窘迫就是自己不够勤劳,不够节约,那他的表现就是努力劳作、加班加点,用自己的时间来换取金钱上的节省,但显然这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
但如果他升级到能力层,他会去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把事情做得更好、更节约时间。
就像同样的数据,手动处理可能用十天;用Excel处理,用一天;但是用Python处理,也许只用三分钟,并且差错率更小。
对不同的人来讲,在一个低维视角的人眼里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一个高维视角的人眼里,问题可能就会变得很容易解决,甚至连问题本身都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