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bot,最早起源于Twitter,是机器人robot的简称。最早的一批bot账号是真的是由“机器人”发稿,设计者通过固定脚本控制账号可以在触发某些条件时进行自动发推、回复、关注、私信等操作。比如有个商标速报bot,它会自动更新商标公报上的商标申请;有个 Battery Level Bot,会用 OCR 来读取你手机截图的剩余电量,然后在推文下提醒你充电; 有个Colorise Bot,用户只要在 Twitter 上发布黑白照片,并 @Colorise Bot,它就能利用 AI 算法和机器学习在几秒内对照片进行重新上色。发展至微博后,bot渐渐演变为一种由真人运营的账号,但依旧维持机器人设定:不带感情地接受投稿,为投稿编号并定期发布投稿,网友可根据bot前缀以及bot发布的投稿要求投递稿件。近日,高晓松的一条微博转发@假料bot让近日来在微博上涌现出来的各类bot受到了关注。微博上的第一个bot何时出现无法具体考证,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是“诗人bot”,该账号于2017年9月8日开始运营,以“懂的人自然懂的让人心痛的台词bot”为标签,投稿类型广泛,不受题材、作品、人物限制,只要是能让你心痛的文本都可以投稿。
Bot的发展及分类
微博bot源自Twitter,但其形态与Twitter上的众多“机器人”账号有着显著的差别,背后“真人运营,粉丝投稿”的形式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并不算新鲜,传统树洞号、高校表白墙以及极品类账号等都采用的这种投稿的“树洞”形式。
“树洞”一词取自童话故事《皇帝长了驴耳朵》,故事说一个国王长了一对驴耳朵,每个给他理发的人时候都会忍不住告诉别人,从而被砍头。有一个理发匠把这个秘密藏得好辛苦,终于在快憋不住时。就在山上对着一个大树洞说出了这个秘密。结果从此这树上的叶子只要放在嘴边一吹,就会发出“国王有驴耳朵”的声音。因为这个童话故事,“树洞”一词逐渐有了“隐藏秘密”的隐喻。
在微博上,“树洞”则成了“微博代理发布端”的别称,“树洞”微博其实是一个公共微博,简介上公开了密码,任何人只要登录此账号,通过树洞链接即可匿名发布信息。微博用户可以在上面说出自己的小秘密,也可以窥探别人的小隐私,个人信息还不会被暴露,“树洞”颇受“宅男”“腐女”追捧。“树洞”微博的主要功能就是晒隐私。目前的方法有三种,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还可能增加:第一种是“树洞”微博在简介中直接公布账号和密码,使用者可以随意登录、发布微博;第二种是使用者通过发私信的方式,将要发布的内容告诉“树洞”微博的管理者,由管理者统一发布。第三种是使用经过博主授权的第三方开发的发布端,有的还有匿名评论和转发功能。
高校表白墙相较于“传统树洞”有着更明确的受众群体,并在发展中进一步细化了其功能和服务。高校表白墙一开始出现的目的是代替广大学生说出心中的喜欢。后来其功能不断扩展,许多同学也会在表白墙这一平台上反映学校问题,一些还因此获得了校方的注意和回应,开始逐渐具有监督和服务的功能。
以“我的前任是极品”为代表的极品类微博在前几年也曾爆红过,与之前二者相比,极品类账号摆脱了传统树洞刷屏严重、无意义内容充斥的弊端,内容相比较之下更优质(只是指内容主题明确),话题更集中。但同时此类账号的营销性质也更为显著,内容下限低,大同小异的吐槽点,情绪化煽动性的行文方式迎合了大多数微博用户的喜好,以“恶趣味”和“无节操”为特点,其发布内容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上万的转发。发展至今,此类账号已沦为营销号,失去了其原本的定向吐槽特色,微博内容也由一开始的只发原创到如今只剩转发和广告,内容完全变质。
从形式层面而言,“树洞”形式的火爆与UGC密不可分。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户原创内容,是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Web2.0概念而兴起的。它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业务,而是一种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新方式,即由原来的以下载为主变成下载和上传并重。随着互联网运用的发展,网络用户的交互作用得以体现,用户既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络内容的创造者。“树洞”账号的发展离不开粉丝的支持,一是粉丝投稿创造内容,二是粉丝浏览和传播信息,扩大账号影响力。
从心理层面而言,“树洞”账号的火爆有两方面的原因,从投稿者(倾诉者)角度来说,在现代社会,人们纠缠于太多的利益和关系之中,而对着“树洞”的每次宣泄,都是一次自我心理修复的过程。但“树洞”的走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人的孤独和悲哀。从围观者角度来说,人人都有窥私欲,通过围观“树洞”账号发布的秘密,即使并不知晓对方的真实身份,但心理上能得到平衡感和满足感。
与当年的“树洞”账号相比,bot承载的投稿内容更广泛,表达目的更多元,受众划分更细化。其中比较火的bot 有:意难平bot 、鲁迅bot、游戏安利bot 、炼钢厂bot 、正确穿搭bot、有钱人发言bot 、失恋bot、生图bot、千禧bot等。
这些账号的内容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语录型bot:失恋bot 和意难平bot 每天会发许多从书籍、影视、歌曲、二次元作品里摘录的伤情片段。鲁迅bot发布内容均来及鲁迅著作中的话语。
圈子型bot:游戏安利bot每天发布游戏相关的视频,正确穿搭bot有点像另类的追星博,粉丝投稿分享自己爱豆的穿搭。千禧bot则是秉承“一起从20和21世纪的裂缝中打捞一些东西吧。”的宗旨发布大众对千禧年代共同拥有的回忆向内容,包括游戏、服装、歌曲、影视作品等多方面的内容。
吐槽型:有钱人发言bot 有点类似当年遍地开花的 XXX 是极品系列账号,接受的是大家关于身边有钱人惊人发言的投稿,同类型的还有天秀bot、直男发言bot等
bot的传播特性
1.传者身份的双重性
bot的传播者身份具有双重性,第一层传播者是名义上的内容发布者,也就是管理着bot账号的拥有者。一般而言,建号初期内容依靠bot博主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发布和bot前缀相关的某一方面的特定内容,吸引微博用户关注。这一段周期通常比较短,在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后,该bot账号就会转向接受粉丝投稿的树洞模式。关注账号并投稿的粉丝逐渐成为内容生产者,成为第二重传播者,也是实际上拥有传达意愿的真正的传播者。账号拥有者作为内容收集中介对投稿内容进行编辑并定时发布,无感情色彩的机器人设定令传者和受者之前存在冰冷又适度的距离感,让大家可以真正地做到以陌生人的姿态表达自我而不会受到价值判断或是指责。
2.传播内容的筛查性
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提出“把关人”概念,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粉丝在投稿前会自行根据bot的投稿要求对投稿内容进行筛选,这是第一层把关。bot博主接到投稿后,bot博主会根据账号前缀对投稿内容进行一定的筛选,剔除不符合bot主题的投稿(一般不会)和内容重复的投稿,进行第二层把关。但这一“把关”行为完全基于个人的主观判断,并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所以在bot发展后期,随着受众人数增多,投稿内容常常遭到质疑,甚至引起争吵。
3.传播的定向性
麦克卢汉曾预言,进入电子文明后人类将重新部落化。如今,在网络空间以“趣缘”而聚合的各种圈子,其数量恐怕早已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因血缘而繁衍的部落了,这些网络新部落有着自己的生态系统和话语系统。微博上各种各样的bot层出不穷,这一现象其实就能够清晰地体现网络部落化的现象。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被大量的信息所充斥,群众对信息的需求不再迫切,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性阅读相关信息,bot的出现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和普通账号相比,bot发布的内容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集中性,受众通过关注和阅读特定的bot,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实现了bot的传播效果。
4.传者和受者身份合二为一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一般来讲,传者与受者分工明确,传者负责采集与发布信息,受者被动接受信息;传者可以扮演受者角色,但受者不能承担传者的任务。微博bot兴起后,传者可以承担受者角色,受者也可以从事传者的工作,传者受者合二为一。例如关注“千禧bot”的用户在浏览了其微博主页后勾起了自己对童年的回忆,并对回忆进行搜索,向千禧bot投稿了文曲星的相关内容和图片,和微博的其他粉丝进行了自己的回忆分享,在bot互动中,传者即受者,受者即传者。
5.受者的群体性
在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中,构成传播双方的主体分别是大众媒介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现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这些个人又分属于不同的群体。每个接收者在传播过程中都扮演着译码、释码和编码的角色,个人从属于群体,在群体内讯息再得到解释或加工,群体会对个人对信息的解读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群体所解读的信息会有所不同。以意难平bot为例,“意难平”作为一种情绪,不同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甚至是粉丝群体都可以对这种情绪有所理解,于是就产生的出自各类文本,拥有不同受众群体的“意难平”内容投稿,从而不同群体对待同一份发布内容的态度看法也会有所不同。
6.受者的主动性
斯图亚特.霍尔霍尔认为,编码的信息一经传送,编码者便对其失去了控制权。根据索绪尔和巴特的理论,编码信息的意义仅仅会停留在语言符号的层面,受众对信息的解读会根据自身的语意环境进行,也就是解码可能会是多义的。受众的解读模式可能有,偏好解读、协商解读、对抗解读。对bot发布的内容进行追溯,语录型和圈子型bot所发布的内容,自投稿人截取文本片段投稿起就是对它的再解读,受众主动解读文本对其进行一个意义判定并投稿进行再生产再传播,而在投稿发布后,不同的受众又会对文本进行新一轮的解读。
传播功能研究
1.文化归属
面对想要投稿的bot账号,投稿人通过投稿获参与感,在自己投稿的微博的转发和评论里获取他人认同;bot平台提供的匿名投稿,为投稿人营造了理想的表达环境,安全的自我表达空间。并在其中找到文化归属感。
2.娱乐大众
bot是承袭树洞发展而来,也延续了树洞娱乐大众的功能。美国学者 C.R.赖特认为,“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例如文学的、艺术的、消遣性、游戏的内容等等。bot文化的兴起迎合了“快餐式”文化发展,bot所发布的内容都是短小精悍的,符合大众阅读习惯,满足了受众的精神需要。
3.普及文化
语录型bot多是以某一作家、书籍、电影、思想……等具有显著文化特色的对象为摘录对象进行分享,其中比较火的有鲁迅bot、人日(人民日报)bot、戏文bot等。一些经典文本以bot投稿的形式出现能吸引新一代的读者,激发青少年对经典阅读的兴趣,起到普及传统文化的作用。除此之外,圈子型bot通过发布一些特定圈子的投稿内容,一些有趣的,受到较多人关注的投稿,会引发大众对边缘文化、亚文化的关注,起到推动文化多元发展的作用。
Bot的未来发展趋势
微博现如今的生态状况相信大家都有所感知,但凡略有流量的号,留言里杠精、卖片、水军三大镇博军必不会少。但在这些刚刚兴起的bot 号下,定向吸纳来的留言质量却是出奇的高。有认真的讨论,有机智的接梗,有礼貌的调侃。即使看不懂,也不会肆意开杠,而是会虚心求教,比如“这怎么就意难平了”。其实,这些bot比谁都懂自己对网友来说的作用。意难平bot 发话题时会自带“这是一个树洞,可以寄存你所有的秘密。”这样的话题。对于投稿者来说,它们是表达的树洞,对于版聊者来说,它们是网聊的 DJ ,而对想表达的人来说它们就成了能好好说话的同好俱乐部。
不可避免的,任何平台受到关注之后都会引来大量的围观,变得鱼龙混杂,最后内容也变了质。在越来越多样,越来越丰富的bot浪潮之下,除了模糊解释停运的鲁迅bot之外,意难平bot就因为一条有争议的投稿最终选择停运;随后,涉及到各家粉丝攀比,争吵,广告等的丑娃bot、生图bot等不少账号也陆陆续续删博停运。再者,尽管现在的大部分bot账号都是个人在运营,也没什么商业内容,但一些人也已经瞄准了bot账号火热的趋势,有意识注地借bot这股热潮进行营销,比如典型的坐拥651万粉丝的糗事bot,虽然后缀挂了个bot,但明显是一个流量营销号,以娱乐搞笑为主,低质量转发微博,不接受也不发布投稿,批量发布商业广告。
截至11月8日,直男发言bot已有58万粉丝,天秀bot124万,千禧bot30万,诗人bot10万……随着各大真人运营bot的粉丝人数不断增长,以上所提到的内容变质、粉丝争论和bot营销都是有可能的事,同时如果这一形式被营销公司和娱乐机构所采用,趁机注入基本,也会导致bot这一类的新生平台发展变的不那么理想。
归根究底,从早年的树洞号到今天的bot号,其实大家一直都对这种能做一些自我表达的小空间存在需求,无论社交平台如何发展,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如何变化,行业规则如何变迁,资本注入的影响如何,不知假以时日这些bot会走向如何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会是社交网络树洞生态的终点。总会有人在某个角落悄悄建好新的树洞等待大家来倾诉和围观,人们仍然会找到其他的方式去创造一个地方存放自己的往日记忆和精神絮语,遇见自己的内心共鸣和同道知己。
参考文献:
#Meme:给各类 bot 号留言的,可能是微博上最讲道理和能接梗的人——好奇心日报
微博bot:速生速死的网络浪潮?——北大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