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
晚上回家过元宵节,村里还是挺热闹的,一般都是十五、十六过两天。
农村的习俗比较多一点。十五呢,是一个需要点蜡烛,开灯的节日。所以我们会在十五当晚,到坟上给家族已经过世的老人送灯笼。
有时候想想过世的老人也挺有趣的,还会托梦呢。
记得有一次听村里人讲,他家老人去世之后呢,由于夏季雨水比较多,坟墓漏出一块。他晚上做梦,梦到房子漏水,他就去坟墓发现雨水把土冲走了留下一个洞。
所以后来我们就留下了元宵节送灯一说。
晚上5点多到家,天还是亮的。赶紧的和面、剁菜包饺子。已经有开始放鞭炮的了。村子那么小,都可以听得见。有一个开始的,在家里包饺子的都急的不行。3个人动作还是很快的,吃完饭的时候才6:30。
天色已经黑下来,烟花已经开满天空。把漆黑的业照耀的如同明晃晃的白昼一般。
吃完饭扔下碗筷,我点了一根香,抱着礼花跑出去了。点了礼花站在旁边看着它助跑到天空炸开。
烟花是残忍的,义无反顾的。用尽生命竞相绽放,只为博君一下。
都倒是烟花易冷。
但是至少在那瞬间是有价值的。
对于烟花的记忆呢,可以追溯到10年前,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用29个巨大的脚印像故事里巨人的脚步,坚实自信,一步一步迈向和平,像祖国走向世界不可阻拦的脚步。
脚印呢有焰火组成,代表着咱们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
今天既是月圆之夜,就回家,陪陪家人。生活中我们很忙,忙着工作,忙着应酬,忙着跟朋友喝酒,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自己的时间到底花在哪里?
幸福其实很简单,请给我们的家人多一点时间,多一点陪伴,少赚一点钱我们不会有多少损失,但错过了陪伴家人的温暖,永远都不会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