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看到一位要好的朋友在打卡圈“倾诉”批阅“手里”的全县中小学校领导的培训作业时表示很无奈和无语,他把题目拟定为《领导不够用心,职工何以用情》。“赤裸裸”地抨击了一些不良作为,这些“伪学习者”的做法不是发挥作为校领导的积极带头作用,而是给老师们一个负面的影响。(这里为了不制造领导与职工之间的误解,我就不复述相关言语)
我想我这位朋友的这一番本不该出现的直言不讳纯属无奈之举。说实话,看到这一不良影响,我心里不是滋味。或许因为我们是知心好友;或许因为我懂得他内心深处的远大抱负与几多无奈;又或许因为我自己在这个方面深有感触。
其实我更想说的原因还有我坚决地认为:靠他、靠我,靠任何人的力量都不可能改变这些“伪学习者”,他们的行为只能靠他们自己提高意识并改善,这个年代,要改变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来我想看到的第一时刻就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期望。但,我还是“忍了”下来,我告诫自己“不要老做站错位的人”!
但是心里总是“放不下”,最近心里总是特别郁闷,因为我对校领导的行为对教职工的影响这件事特别敏感。
举个自己的例子吧,我二十多年的教学中就有五年的年级组管理和十一年以“内认”的教科室副主任身份从事的教研管理。副主任是什么,主任是什么,主管副校长是什么?当你认真地加班加点地完成本不该自己承担的下派的工作任务时,直管领导或者说直接责任领导在干什么?陪着你,很荣幸,看电影陪着你;打下棋陪着你;玩游戏陪着你……知道这是什么滋味吗?你惹得起,还是反驳得起?
当然,在当时的年代和工作氛围里得到这样“待遇”的不仅仅我一个。或许,现在这种风气也还有留存。
所以,慢慢地大家都形成了一个不谋而合的理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总之:“不愿意”。对啊,我都不愿意站在这个所谓的校领导岗位,你认为怎么去全力以赴?还让我学习提高?“没门”!如果要逼我,可以啊,我就索性让“手下”给我做做,反正我也没有违反“八项规定”。于是,我这位朋友批改校领导作业的无奈就成为必然。
一个工作人员,无论是普通职工,还是领导,做事的出发点老是要靠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老是用自己的自高自大拒绝成长,老是把自己看得很厉害……这是很可怕的!没有及时的满足、没有相应的管理要求、没有激励机制,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得过且过”。
既然“过得去”我为什么要付出呢?既然“手里”人能使唤为什么不使唤呢?既然有人能蒙混过关为什么不蒙混呢……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正常思维。
所以,没有被自己的工作岗位需要所逼迫的一切学习和改进、一切成长和发展都不愿意更不主动地去学、去做。
这也就是为什么教书人不读书的更本原因。
根本原因只能用根本方法来治理,这个根本方法就是:统一不了思想就来统一目标。
目标从何而来,或许这些“伪学习者”他们应该没有目标,他们应该只有自己,只有自己想当然的那点理念和找客观原因的本能。不是吗?你们看看他们好忙!
既然这样,我想对于这样的事最好不要直言不讳,因为一是你改变不了他人,二是人家也不要你改变,又或许你在人家眼里什么都不是。
我是承认我对他人什么都不是,所以往往“含着眼泪”把自己该做的或者不该做的都做好。就当成长自己吧!
谢谢相遇的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