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遇到那些过分忙于工作而不关心自己的财富的人,还有一些过分地忙于工作而不照顾自己的身体。使这两种人如此忙碌的原因是一样的,他们把忙碌作为逃避问题借口。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但他们心里其实很明白。事实上,如果你去提醒他们,他们往往还会很不高兴。
忙碌的人常常是最懒惰的人,在工作上何尝不是这样。同样类似的工作,别人用程序写好,几分钟就可以搞掂的事,而很多人却更多的是埋头苦干。看似很忙碌,但总觉得自己可以抽时间出来优化和多总结。年轻人对自己要求高些,终究是好事。
最近在阅读《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不得不说这是我在设立学习理财目标初入门的一本好书。这本书没有太多急功近利的符合当今中国国情的投资案例,但很多财富管理的思维和目前大部分人陷入财务窘境的原因阐述,多少震撼了自己。每读到书中写的大部分人可悲生活现状,就会觉得,这TM不是讲我么。特别是从小一直被教导好好读书,只要读好书就会找到好工作,就会有钱。工薪阶层每天起床,努力工作,加薪却又不断陷入不能填补生活支出的窘境中,然后必须更加努力的“老鼠赛跑”游戏,但如此努力和专业化,却面临着下岗后只能依靠国家补贴生活过日的风险。当然读书无用论,我是持否定意见的,因为读书确实改变了我的命运,但对于读书,我没有太多功利的想法,反而是很感恩,感恩能拥有完整的校园生活。至今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不断接受新鲜的观点,并运用不断学习的思维运用在工作、生活中。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希望在自我管理、知识系统化管理方面有所提升。
这本书对财务会计的“资产和负责”,“支出和收入”等基本概念阐述得通俗易懂,特别是运用了简单的图标,让人瞬间明白穷人和富人的区别。(文字后面附上图)正如图所示,中产阶级的资产项来源只有工资,而日常基本消费、信用卡还款、居住的房子等都是支出。要摆脱“老鼠赛跑”的怪圈,那就要多点思考和转变模式。
看完书的时候,习惯性就会和小D聊天探讨。对于刚出社会不久的我,一直觉得中产阶级就是我想要达到的高度,但最近看的书里面,中产阶级似乎不是我以前理解的介于穷人、富人中间层的最舒服的状态,而是背负较多,压力较大的状态。当自己了解中产阶级的特性和面临的财务窘境之后,却变得坦然,因为自己可以在以后人生道路上学会规避,怪圈也许无法改变,但改变心态肯定是可以的。小D也提供了蛮有意思的探讨,是对于她最近在知乎上看到的,关于现在中国阶级分层的阐述:
9级:以大城市底层失业人口、偏远山区农民等为代表,以城市的基本生活标准要求,这些人在城市基本不能自食其力。
8级:以血汗工厂工人、普通农民等为代表。8和9的区别在于,8能够自食其力,9不能。
7级:以普通企业工人、边缘化的体制内人员、小个体户、城市底层土著、富裕农民之类为代表。7和8的区别在于,7能够在大中城市立足,8不能。
6级:以普通公务员、主流企业职员、高校青年教师、普通自由职业者、一般医生律师、一般工程师、大点的个体户等为主。6和7的区别在于,6有一定的上升空间,7很难。
5级:以小企业主、普通处级副处级或实权科级干部、教授、中等职业经理人、大城市多套房地主、二三线明星、小有名气的医生、律师、工程师等。5和6的区别在于,5有自己的事业,6没有。
4级:以一般地厅级、实权县处级、院士、大教授、高级职业经理人、名医生、名律师、高校校长、演艺明星、知名作家、中等企业主、小银行家之类为主。普通人通过奋斗最多能够达到这个层次。比如惠普谷歌大中国区总裁、范冰冰之类就是体制外本级的顶峰。4和5的区别在于,4和上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5没有。
下面几层也拿出来看看。
1级:以在任委员、退休常委为代表,和2的区别在于,1对全国局势有控制能力,2没有。
2级:以在任实权省部级干部、退休委员、部分大权贵、大富商、大银行家为代表。和3的区别在于,2能影响国家政策,3不能。
3级:以一般省部、副省部、特别实权的局级,或是大企业主、一般权贵富商、名牌大学校长、中等银行家为代表。和4的区别在于,3能够影响一个地区或者行业的发展,4不能。3以马云、马化腾等为体制外的顶峰,3其实是行业精英或地区体制精英。
1—3级是中国的上层社会,普通人非奇遇不能进。
我和小D的对阶层的探讨,纯属探讨阶层其经济属性,并不觉得人真的有三六九等之分。现在的自己只能从读后感出发,学习财富管理思维,并和大家分享读后心情。30岁前,我想会把时间和金钱坚持投资于自我提升和工作上,因为目光总要长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