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科学老师说,物品是可以摩擦生电的。今天就来让我们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吧。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塑料盖、碎纸屑(纸屑一定要整的碎一点)和容易起静电的衣物。
接下来,我们来试一试如果不摩擦,直接让塑料盖接触纸屑会有什么结论吧。
这个塑料盖只粘起来了一个碎纸屑。
然后,我们用塑料盖在衣物上快速摩擦二十次,再快速把塑料盖接触碎纸屑, 观察塑料盖是否能吸起更多碎纸屑。
我得出的结论是,摩擦可以起电。这是为什么呢?我上网查了查什么是摩擦起电。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使两个物体带上了等量的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近代科学告诉我们: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跟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原子不显电性,所以整个物体是中性的。原子核里正电荷数量很难改变,而核外电子却能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从而使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目改变。当物体失去电子时,它的电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就显示出带正电;相反,本来是中性的物体,当得到电子时,它就显示出带负电。
查询了以后,我还是一头雾水,物理好难呀!我想多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也会对初中物理学习方面有帮助吧。
作文好看点个赞,我们明天接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