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这一重要讲话为引导干部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是干部为政之基。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人民。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用来谋取私利。要时刻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工作中,要坚决杜绝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行为,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
树牢正确的政绩观,是干部干事创业的导向。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不能只追求表面的政绩,而要注重实际效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要坚决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树牢正确的事业观,是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自觉把个人的事业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在工作中,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积极主动地承担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引导干部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需要加强教育引导、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监督考核。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把干部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激励干部树立正确的观念。要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在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总之,干部只有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清正廉洁、务实为民、担当作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