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看了一本书《钝感力》,看后给我带来深深的触动和反思:在我们生活中,通常反应敏锐的人被称之为聪明机敏。不敏感迟钝者,称之为傻呆愚笨。生活在“快”时代的我们,周围总是充斥着“不变化则危矣”“凡事要先人一步”的声音,因此,似乎每个人都在想让自己变得机敏聪明,不会因不识时势而落后于人。这固然无可厚非,然而,人们也似乎因疲于应对外界的急剧变化,常常找不着自己了。
我们知道,每天一睁开眼,从我们生活的城市,到全国,全世界,要发生多少事?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到新闻、娱乐界,有多少动态?从微博、微信,到各种社交平台,又有多少热点、多少喜怒哀乐?我们又知道,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这个世界又要经历多少变化和不同?
世界总是在动态中,这本来就是常态。对于每个具体个体而言,世界的浩大,信息的浩瀚,又有多少是真正需要汲取的,需要去机敏并有能力去机敏的呢?
正如《钝感力》给我的启示:快感时代,也不忘钝感;机敏的年代,钝感力反而是一种强大能力。“钝感力”,是一种专注,一种定力。别人的经历,不容易成为你的经验,他人的狂欢,不一定能变成你的兴奋。举世欢腾,茫茫人海,不忘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执念。
王开岭在他的《日子你要一天一天地过》中写道:“……几项大政方针、几桩新闻事件、几条娱乐头条,加上几十张明星脸,就是一个时代……一岁一枯荣,我们不知自己身上哪儿荣、哪儿枯,哪儿发芽了,哪儿落叶了。我们遗失了自己的光阴,没有个体原点和重心……自裹挟在时间洪流、公共意向和运动人群中,我们不知该为人生准备哪些"必须",找不到自己的细节和脉络,找不到自己的星座和北斗,找不到独立而清醒、僻静且坚定的私念和价值观……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被推搡着、绑架着,无人情愿和能够出局。”
在我看来也是,人最害怕的不是找到群体,而是找不到自己。貌似我们生活在日趋个性化的时代,目光如炬的企业也在以“i”“my”来定义他们的产品:iphone、icould、iwatch、ibook、itv、mystore、mymusic……,而这些只是技术上或物质定义的“自我”,在我们的内心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趋同:人人都被驱赶,争先恐后,可又有多少能真正地“争先”?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得累同,甚至连惴惴不安、不肯入睡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没有了自己这颗微小的心灵作支点,又何来真切地感受世界?这让我想起“i”科技的开拓者——乔布斯,他当年因何种觉悟踏上印度的灵修之旅?是否“亦亲近人群,又想远离人群”?但我相信这颗心灵,是从不愿追随和趋同什么。在他56年一点一滴的足迹中,他成了全世界。
写此文为自勉:在这个“媚惑”的时代,千万别给“迷惑”了。
本文由@禾木兄 原创,转载请联系,否则一律按抄袭侵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