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人说我不是,属于难听的话,朋友找我求证,“到底有没有这样一回事?”
其实啊,人都是喜欢听别人的坏话,因为好话往往让人产生嫉妒,坏话则能站在一个嘲笑的点批评,某某明星获奖不如某某明星出轨来得劲爆,人性本恶,宁可相信丑陋也不愿意接纳真理。
明白这道理后,对于攻击我的人我没昂貌道然地回复,即便我能够给与一系列逻辑性的回复,但最后还是以一个符号对之:
“……”
近来年若你跟我聊天,不难发现我常用省略号作回复,无他,仅仅不知道怎样回复,也不想把聊天铺开,互联发达后人与人之间沟通是变得便利了,但这“便利”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增加亲密度,另一方面也是在拉仇恨。不少人会因鸡皮蒜毛、不同观点互相唾骂,久而久之,开心的、不开心的、无奈的、厌倦的,我慢慢惯用省略号对之,因为——
我累了。
当下的累早不是那种筋疲力尽、苟延残喘,大城市里的“累”,属于迷茫、绝望,宛如身处乳白的雾气森林,不敢迈步也不敢原地逗留。近些年我都很害怕这种“累”,害怕它把我拖垮,害怕它像猎人,而我一直都是娇弱的白兔。其实你们都知道的,跟别人吵架最痛苦的非不懂反驳,也不是不知道对方的痛处,而是这过程总倍感委屈,委屈的原因起源矛盾,一边坚信自己没错,另一边道歉的还是自己,因为……我终究做不到那种狠角色,做不到绝交的成分……即便私下想过绝交就绝交,话到嘴边,始终做不了,放不下。
属于人性的弱点。
所以曾有人在后台问我,“我跟一个同学冷战,怎么办?”
其实关于这类问题,问者早有办法,只是始终放不下面子原谅对方,关于面子,不少人以把它跟尊严对等,现在的人面子都很重,一旦放下便意味低人一等。宁可不做朋友也不能给人看扁,在历史上关于面子上的倔强不乏黑材料——
咸丰皇帝爱面子,结果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毁圆明园,翌年咸丰死于避暑山庄;光绪皇帝爱面子,引发甲午战争,然后被迫签下马关条约,赔款2亿,割掉台湾,两百年过去了,这问题则成了我们眼下钓鱼岛的主权问题。
面子真的很重要?
重要,偏偏越想用尊严维持,最后都沦为一抹粗盐。
更奇怪的是我们常说人要以大局着想,往往牵涉面子的事,彼此都鼠目寸光,恩将仇报,尔虞我诈。
为什么?
想了想,或许彼此的祖先都是茹毛饮血的灵长类,我们骨子有一份难驯的野性。
那怎么办?
佛陀早在两千多万年已悟出办法,“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别在意,别纠缠。
慢慢的,别人说我不是事情未至于影响极大,我都回复一个省略,毕竟至今发现没有人会因一个省略号对我大干怒火,相反,身边的人看多了也就习惯,继而平静。
平静是现在最难得到的奢饰品,因为对待平静众人习惯在安全感上建立,而安全感的构成都跟物质有关,恰恰物质的追求总无止境,多少钱才能拥有安全感,多少物业才能有安全感,还是要经历过多少残酷的事情才能磨掉那份棱角。
对我而言,生于繁杂,融不了繁华,更动摇不了社会的分毫,因此只好自我制造平静,制造平静的方法都不是努力赚钱、努力工作,制造平静很简单偶尔流氓般看看街边的美女,写点小诗,写点故事。从内在到外在,把自己想表达的都掏出还有简单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倍简单,足够的自省自然便能将心比心,反之,世界于眼里谷歌浏览器跟国产红芯都傻傻分不清。欺骗了别人,真的不是比个心就能完事,有些东西被伤害了,到达根性,两者间的恩仇或许就是省略号般无穷无尽,就像……
就像一捆不小心掉到地里被打乱了的毛线,看着烦心,所以一辈子便懒得触手解开。当你没有这个勇气的时候,你大可记住——
“人生啊,终将是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