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树高千尺,落叶归根。我这片在异乡悬挂了近40年的老叶,即便零落,怕是永难归根了。
小时候我住地方是个四合院,据上辈说是明末时祖宗留下的宅子,外观是青砖青瓦,内壁是木板隔墙,面住了十来户本家。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计划生育”,人口自然繁殖,父辈们无力盖新房子,一百多号人就挤在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宅院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尽管大伙的住所十分狭小,但环境很清幽。四合院座南面北,依坡而建。门前有青草池塘,院后有崇山峻岭。潺潺小溪自南向北绕宅而过,注入泠江支流。整个宅院有上下两座正屋,两个采光天井,左右是十多间厢房。与院子相连的东边是各自的茅厕、牛栏,西边是公用碓屋和柴房。一百来口人吃喝拉撒都在这个院子里。虽然那时生活很清苦,伯叔兄弟自立门户,但每到吃饭时分,大人小孩端着个饭碗,走东家串西家,天聊完了,菜尝遍了,饭也吃完了,该干吗去干吗。整个大宅院融融泄泄。
每到过年春节更是热闹非凡,堂屋神龛上点燃了香烛,供奉着祭品,堂屋里摆满了八仙大桌,各家各户把美味佳摆上了桌子,那气势如办喜酒,院落里弥漫着诱人的清香,小孩子个个喜上眉梢,从上堂屋窜到下堂屋,眼晴盯着桌上的美味,咽着口水,只等年长的说“ 坐拢来吃饭了”这句话。穿梭其中,好不热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