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夫妻会越长越像?
为什么你会买朋友推荐的品牌奶粉?
为什么人们对于网红打卡点总是乐此不彼?
为什么当室友在备战考研,你虽然没有很强烈的意愿,还是会跟着他们一起到自习室备考……
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用社会影响,或者说从众来解释。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虽然我们都认为自己的选择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认为自己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偏好、自己内心喜欢的东西和讨厌的东西。但从我们所吃的食物到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再到各种流行产品,可以发现,其他人对我们有着惊人的影响。
我们的行为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而且是在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情况下发生的。
1
上个世纪70年代,结婚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年青男女谈婚论嫁时,首要的任务就是备齐这三样东西,不管家里经济情况如何,都会想方设法东拼西凑也要把这三件东西买齐,三大件成了当时人们结婚的标配,仿佛没有三大件就不能结婚一样,而这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影响。
人是群体动物,我们总是会无意识地让自己的行为与群体靠近,想让他人喜欢自己,希望自己被他人接受,而不是被他人认为是怪物。以至于我们会为了合群,会在周围同事都举手赞同一项新制度时附和地举手,虽然你对新制度完全无感;会去参加并不是真心想参加的办公室聚会;担心自己被孤立,参与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无营养话题;身边的朋友们都结婚了,觉得自己也应该找个人马上结束单身生活……
但是,从众并不是鸡肋、一无是处的存在,它还有着正的一面。
2
当我们不确定哪个品牌的奶粉好,附近哪家店的菜好吃,哪个景点好玩,哪个营销大师的课程好,哪些书籍对自己做社群有帮助时,我们都会很自然地看向身边的朋友,问一问他们的选择,或者找一找同领域的权威专家,看他们都在用/推荐哪个产品。
这种以他人为参考,减少决策成本的行为就是一种典型的无意识从众行为。
在这一点上,口碑传播和KOL的带货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同样解释了,为什么很多闺蜜团会把某家服装店的几款衣服买空的原因了。
3
夫妻间长时间的相处,当对方的某些动作或表情多次在你眼前重复出现时,你也会不自觉地将这些动作或表情运用在自己身上,比如喜欢大笑,喜欢用手托着下巴,站立时喜欢双手交叉在胸前,睡前喜欢小喝一杯……所有这些日常中的小细节,都在不自觉地模仿中变成了你自己的爱好,印迹在了你的脸上,久而久之,两个人神韵上越来越相似。
社会影响中一些无意识的模仿,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构建信任的基础。
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到了东北在跟人聊天时会说“唠嗑”,而北方人到了广州会说“靓仔”,外国人到了国内都会先来一句“你好/大家好”……这些语言上的入乡随俗其实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模仿,它能够让对方觉得很有亲切感,让你们的谈话在一个很融洽的氛围中继续。
当某人的行为方式与我们相同时,此时不再是“我们对他们”的局面,我们会觉得彼此更亲近,关系更紧密,相互依存度更高。
所以,不必谈从众色变,任何事物都有AB两面,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