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刚发了工资,过了两天,同事把银行卡余额给我们看:255元。我们问:不是刚发的工资吗?她说:发完工资,先还完信用卡,再交完房租,卡里就只剩这个数了。我接着问:那这个月怎么办?继续刷信用卡呀,下个月发了工资再还。
原来许多人是这样生活的。
说实话,我也是靠花呗生活的,但是我从来不会透支。我每个月大部分的花销都是直接用的蚂蚁花呗的额度,不管是买早餐,还是乘地铁,或者是网购,支付宝的支付顺序设置第一个是花呗,因为花呗支付会每天有几毛钱的红包,下次支付可以直接抵扣。
我开通花呗是在大学的时候,借着去年双十一剁手节马云爸爸的福利,额度从6000涨到了8500。我每个月花呗支付的额度不会超过2000,超过了我就会有一种惊慌感,因为意味着生活费超支了。
我和男朋友两个人每个月的生活费预算是2500,我给我们设置了一个500的超支额,等于就是2500是预警线,控制在2500以内,如果不小心有意外消费,最多也不能超过3000。我从去年开始保持了记账的习惯,刚开始是每天睡觉前记,后来觉得工作量大,改成每周日的晚上记一周的账。每周在记账的时候我会检查一下我们俩的花呗支出额,,所以9号还花呗的时候我都是心中有数的,并且卡上也留够了额度。记完账会和男朋友通报一下这个月还剩多少预算,如果预算不多了,我会和他开玩笑的说:这个月快要超支了,接下来一个星期改吃素。大体来说,我们的生活费是在预算范围内的,没有大范围的超支。
除去房租,我们俩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大概能有50%到60%的结存。刚开始来上海的时候,我们也是过着那种天天盼着发工资的日子,等着工资发下来买衣服,吃大餐等。随着我们慢慢有了一些积蓄,发工资的日子不再对我们有那么重要(当然,每个月能新增一笔钱,这仍然会是个很开心的日子),因为我们不会等着工资发下来去还信用卡,花呗以及支付房租。
我们俩都不喜欢欠钱的感觉,不管是欠朋友还是欠银行或者是欠支付宝。我大学的时候四年的学费都是助学贷款贷的,总的是3万块钱。后来实习的时候公司老板问我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就是回答要在实习期把这3万块钱的贷款还掉(因为一旦毕业这笔贷款就需要支付利息),后来我也确实在毕业的时候还掉了。半年的时间我自己攒了15000,剩下的15000是妈妈帮我还掉的。当然这也有男朋友的帮忙,我实习工资也只有3000多块钱一个月,但是实习期近半年的工资我一分没有动都在工资卡里面,那半年的生活费和房租都是男朋友一个人在承担。那时候男朋友是在公司一年的时候,工资大概每个月5000多块钱。这不是说我有多厉害,一点都不厉害,我只是拿这件事来说明我们俩都讨厌欠债的感觉。还有一件事可以说明,我们在刚来上海的那个暑假是欠朋友的5000块钱,但是在开学的一到两个月的时候,我们把这5000块钱都全部还了回去。
我们还不喜欢一种感觉,那就是身上没钱的感觉。前两天在小区散步的时候,我们还在讨论这个事情。我说: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身上有个千把块钱,就觉得自己很有钱,敢计划着出去玩一趟。而现在,如果余额低于五位数,就很没有安全感。男朋友深表同意。我开玩笑的说他是不是穷怕了。可能真的是穷怕了,我们俩还回忆起他在学校每天只敢吃2.5的炒饭加5毛钱的烧麦的日子,而我,也时常在食堂只拿两个素菜,一个1.5,一个1块钱,饭6毛,一顿下来3.1。
这些日子都让我们更加体会到存钱的重要性。我们俩都是农村出身,我一直是学校的贫困生,他倒不至于这样,但是也是生在老实本分的农民家里,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既不小富也没有小贵。所以我们俩从来都没有太多的依靠,幸好家境也教会了我们朴素和节俭。
由于生活用品几乎都是我在采购,他的衣服鞋子等也都是我给他买的,所以男朋友的支付宝账单通常都只有红色的每天几毛钱的余额宝收益到账。他很少花钱,花钱的事情都是我在做(捂脸,表示委屈),所以我把我们俩的工资结余都放在他的支付宝里面,我的支付宝余额很少超过4位数,这也是我防止自己乱花钱的方法。他的支付宝也都是我在打理,他有时候经常开玩笑的说我是家里的会计,因为我考了会计资格证和初级会计证。
我自认为我这个会计不算合格,因为会计不仅仅是节流,更重要的是开源,意味着要学会让钱生钱,要懂得投资理财。我去年也跟着一个理财达人学习了如何理财,不算是个合格的学生。第一是理论知识并没有全部掌握,第二个我是稳健型的性格,不能接受让本金有一点点的贬值,所以至今我选择的都是非常安全的投资方式,那就是在蚂蚁财富里面买定期。安全意味着收益低,但是我要确保本金安全,所以我安心接受了收益率在4%到5%的定期。另外我还选择了一种方式,那就是把钱借出去,当然是借给完全信任的亲朋好友,在他们买房的时候借出去的。借钱的时候我跟他们明确说了需要收利息,利息不高,甚至比定期还略低,4%。跟他们这样说了以后都能理解和接受。我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第一当然是做人情,毕竟以后也是需要买房,肯定也需要亲朋好友的帮助;第二就是能获得稳定的收益,虽然很少,但是贵在稳定无风险;第三是强制储蓄,在没有更好的投资方法之前,这也是一种投资,哈哈,其实严格来说这叫P2P。
投资我算是彻底的小白,就不误人子弟了。但是关于如何节源,我倒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分享给大家。
第一,大部分人的储蓄习惯是:储蓄=收入-必要支出-非必要支出,而正确的公式应该是:非必要支出=收入-必要支出-储蓄。这两个公式的区别看似是储蓄和非必要支出的位置对调,这其实是思维的转变。非必要支出是指那些可花可不花的钱,例如和同事一起点的下午茶,好看却不是必须的衣服等。这部分的支出灵活性很大,可花可不花。每个月工资发到手,除了房租,必要的生活费以后,其次要考虑的就是你每个月的储蓄,扣掉每个月的储蓄剩下的钱才是你的非必要支出的钱。也许你会说,工资这么少,哪里还有钱储蓄?储蓄不在于多少,但是你一定要先走出储蓄的第一步,因为这是你支付给未来的自己的钱。储蓄是逐步增加的,不能心急。当它到了一定金额的时候,无论是你的想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你抑制不住的辞职的冲动,您都会因为有了这笔储蓄而有力底气。但是,你一定要开始这一步,哪怕是从100块钱开始。
第二,学会延迟满足。这个理论不是我发明的,而是我学习的导师发明的(公众号简七读财,推荐给大家)。尤其在逛淘宝的时候非常实用,比如你看到好看的衣服忍不住剁手,那么我教你把这件衣服先放到购物车,等过几天再来看,80%的情况是你发现自己没有那么喜欢这件衣服了,如果你是剩下的20%,那么你再买下来,这才是理智消费。当然,女生没事不要刷淘宝,这点亲测有效。
第三,记录待购清单。我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比如我们家的柴米油盐都是在天猫超市买的,每次什么东西快用完了,我都用便利贴记下来,差不多凑够88包邮的时候,我就直接奔着缺的商品去天猫超市下一单,其他不需要的商品不做停留。
第四,身上少放钱,哈哈,不只是现金,支付宝也是。前文已经说过我支付宝余额很少超过四位数,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当然,也不意味着你身上一点可用的钱都没有,因为要防止意外情况。你可以把这笔备用金单独存1张卡,不绑定支付宝也不随身携带,这样既保证了灵活性又不会随意花掉。
现代年轻人其实不缺乏赚钱的能力,月入过万的在上海是司空见惯的(不包括我),但是月光族甚至月负族也不在少数。学会赚钱是一门本事,学会存钱,是一门学问,当然,学会让钱生钱就是一种境界了。
别让信用卡透支你的未来。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