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声音|临晨4:30的“闹钟”

七月份,我来新疆看儿子,儿子住的楼房刚好和汽车站隔一条马路,而且卧室的窗户就正对着汽车站的大门。

第一天到,已是下午六点多,一路上坐车、乘飞机,感觉很是劳累,吃过饭,洗漱完就早早的睡了。

半夜,我被一种巨大的、嘈杂的声音惊醒,吓得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一看时间才4:30,这可是半夜啊,因为新疆天亮要迟两个小时。

我迷迷糊糊以为是谁家在吵架,可仔细听,不像,很多的人,很多的声音。

只听见有汽车发动时发动机轰隆隆的轰鸣声;有喇叭长长的鸣笛声;还有司机招揽顾客时高八度的呦呵声;有卖早点的和气的叫卖声;有同伴相约你喊他应的应和声;更有急促奔跑的脚步声……这么多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很巨大的一种噪音。

我本身瞌睡就轻,醒来再也睡不着了,听着这烦人的噪音到天明,这噪音也随着天亮由大到小的消失了。

天亮后,我问儿子这大半夜的,那么多的人,在干嘛呢?儿子说他们都是外地来新疆务工的人员。每天早晨,会在汽车站等着应聘用工的老板们招聘,应聘上了,他们会坐车去地里干活。

儿子这么一说。我不再觉得他们是噪音。开始同情他们离开家乡,来到这么远,起的这么早,只为讨生活。

每天下午四五点的时候,我会看到男男女女的务工人员,务工回来。他们背着花布、或者旧的牛仔衣改制的大包,进到市场,去买面条、买菜、再买些第二天要吃的馒头、水等。准备回家做吃一天中唯一的一顿饭。

知道了他们的生活规律,我开始有意靠近他们。我会在买莱时主动和那些来买菜的务工女搭讪。问她们今天干的什么活?挣了多少钱?包里背的是什么呀?

原来,临晨走时他们包里背的是一天要吃的馍和水,回来时包里背的是空水瓶和早上穿的厚衣服。因为这里昼夜温差大。

当我越来越了解他们时,我开始理解他们了。每天凌晨4:30那很大动静的杂音,随着我对他们的了解,它开始好听起来,慢慢变成了振奋人心的交响乐。它又像叫我觉醒的闹钟,每当我想偷懒不想起床时,想想他们,我就会立刻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

我在想:有时候。我们觉着很多的事、很多的人、都不能尽入你眼;也不能入你耳;更不能入你的心。那是我们还不了解真实的他们。当我们多一些了解,知道了真相,我想,我们会不再做不切实际的评判,我们的心也开始变得柔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