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提起东北人,很多人会在耳畔想起三个字:你瞅啥!!!
这三个字,总会让人预想到抄家伙、打群架的破坏性、劲爆场面。并给东北人贴上有暴力倾向的标签。
但其实,细细品味这三个字,有这更深层的哲学意味。
待我细细解读~
东北人有一个标签叫:豪爽
但有些场合,别人又会说,东北人穷得瑟。
其实豪爽、穷得瑟或许是一回事,就是出手大方,不在乎钱,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唯一区别在于,有钱人出手叫豪爽,没钱的人出手叫穷得瑟。
个人的直观感受并不因有钱没钱发生改变,“豪爽”本身是一种性情标签。
但物质社会却给性情蒙上“物质属性”,有钱才是“真豪爽”,没钱就是“穷得瑟”。
又忽视人们要去做一件事的“情感属性”。对朋友豪爽,是有钱我多出钱帮你,没钱我借钱出力也要帮你。
真心与物质,这俩者,无法简单的对比衡量,只会因为人的价值观不一样而分出高下。
有人在乎感情会觉得没钱但出力的人真心,有人会更在乎钱觉得拿钱的才是真朋友。
这种事,真的无对错,但总有人在这事情上,辩驳争论、斤斤计较,耗费时间精力。
以上为背景,接下来说说:“你瞅啥!”的智慧
上面说了,人会因价值观不同,处理事情会纠结,陷入时间的“无底洞”状态。
这时,一句“你瞅啥!”即为破局点,既然纠缠不清,也不浪费时间,气势分出高低,各走各路,不再纠结。此为时间管理之功效。
人们总爱评价他人,会说xxx如何如何啦。用很多外部条件,去评价他人。
会给性格分“真假”。
但东北人会用“你瞅啥!”反驳,我不在乎你的看法与评价,我做我想做的做我自己,你也做好你自己就行,不要评价别人。
不服,来战!你评价了我、你舒服了,那我也要揍你一顿让我舒服舒服。
世界是公平的,给了一些人客观的思维、强势的嘴皮子,也给了一些人笨嘴、但简单粗暴的身体。
此为“你瞅啥”,教人“学好做自己,并尊重他人”——为人处事之功效
也因此,当两个抱有同样心态的东北人遇到一起对话会是:
:你瞅啥!
:瞅你咋滴!
我已没了东北口音
或者没那么容易被听出来
我也从未参与过暴力活动
没有说过“你瞅啥”
我不能喝酒
我是个假的东北人
但我还是有“你瞅啥!”教给我的智慧
不评价他人
做想做的自己
不纠结拘泥于过去
一篇小杂文,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