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拆书帮(ID:chaishubang)
今晚带拆的主题是“解决家庭纷争的正确姿势”,重点是掌握解决家庭纷争的诀窍并能很好地避免纷争的再生,提升沟通技巧。有一句话叫做“攘外必先安内”。让我们先来一起搞定我们的后院儿。
在正式拆书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测试。
测试一
当你听到下面这句话时,你的反应是:
“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来都不好好听,一直拿着手机在玩。”
请从以下词汇中选择一个最能代表你当下的反应的情绪的词:
满意 烦恼 消沉 担心 惊讶
学习者04:烦恼
学习者03:消沉
学习者05:担心
测试二
如果给你机会,让你用三句话来回复“你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我对你好失望。”这句话,你会怎么说?
学习者04:你为什么这么讲?随你便,我就是这个样子。请你试着尊重我的感受。
学习者08:我没有不考虑你的感受啊,我一直都有在听,只是你认为我没有而已。
学习者09:怎么会,我有站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你自己神经大条。
这样的对话在生活中很常见。要么是别人对我们说的,要么是我们对别人说的。我们不去评判刚才大家的回复正确与否。大家首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家人的抱怨,或者是家人的指责,真的只是为了想挑起家庭战争吗?
学习者06:不是,是想表达自己的不满,让对方注意到,最好是能有所改变。
学习者10:对方在呼叫,绝望的呼叫。
学习者09:应该都是想发泄情绪吧。
看到满屏的“不是”,我心荡漾,我们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和谐社会,家庭也是需要和谐的嘛。让我们先来看看今天的原文拆页1。
阅读原文片段
“你从不”或者“你总是”
这种绝对的总结概括都是在撒谎。真会有孩子从来不打扫自己房间的卫生吗?你的另一半真的是永远在迟到吗?这种指责性的总结很少是真实的,并且一旦你得出这种结论,这就意味着你已经失去了全局的观念,并且很快就会失去听众的注意力。
比如你跟一个人抱怨说他从来不认真听你讲话,他的反应要不就是提醒你说,有哪次哪次他是认真听了的,要不他以后说不定真的故意去忽略你,恶意证明你说的是对的。而且你还会成功地激怒他,并且让他感觉到你完全是个没办法取悦的人,至少他不会再有这方面的尝试了。
拆书家讲解引导
“总是”“从不”这种类似的词语在句子中往往表达的是一种评论。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会产生逆反心里,而不愿意做出友善的回应。
“当今街头最危险的武器,是一条随时准备攻击的舌头。”
试想一下:在孩童时期,我们听过多少次家长命令与斥责,“你瞅瞅你自己的床乱的,天天都得我给你收拾,你从来都没收拾过,赶紧把被子给我叠了。”
在上学的时候,我们也会经历老师的批评:“你这天天不好好学习,都寻思啥呢?是不是早恋了?”
我们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以后,我们也听过多少次同事明里暗里的攻击,“每次都是因为她,拖了咱们组的后腿。真闹心。” 或者领导的埋怨和批评,“每次加班都是你走的最早。我看你是不想干了。”
现在,大家是否能够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社会越来越不文明?我们从未学会温柔的对待世界,是因为我们从未被世界温柔地对待过。
学习者拆为己用
大家有这方面的经历吗?今天可以敞开内心分享一下吗?你曾经对家人、朋友、爱人、同事说过“你从不…”或者“你总是..””你一直都…”这种言过其实的话吗?有人对你用过这种句子吗?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结果是大吵了一架还是温和的解决了?
学习者01:
何时: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
何地:公司下班以后
与何人:和我的直接下属
事情大概发展过程:有一个管理层刚被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我给他交代的一个事情,但是他没有完成,我让他尽快完成但是,他仍然没有完成,罚款之后第二天因为其他事情耽搁了又一次没有完成,之前的表现一直不错,但是就那段时间老出问题
结果:我打电话的时候都很严厉,而再说为什么你每次都这样我说了一遍又一遍是我说的话你没有听清吗为什么为什么,你告诉我为什么为什么
我当时的感受:我当时的感受就是特别愤怒,觉得他没有把我说的话放在心里。
学习者02:
何时:2015年冬天
何地:姐姐家
与何人:姐姐
事情大概发展过程:晚上睡觉客厅灯忘记关了,第二天我姐起来上班看着灯还开着。
结果:把我骂了一顿,说都几次了,也不知道关灯,下次再这样,别在这玩了,给我滚回去!
我当时的感受:既愤怒又难过,恨不得爬起来就走
学习者10:
何时:最近
何地:车上
与何人:先生
事情大概发展过程:电影剧透的事情。我一个人去看了“你的名字”,他在加班。电影看完他来接我,我就开始balabala讲,他说你不要说了,我以为是开玩笑,接着说,他狂怒,你总是自己爽完了,没问我看不看,你一点也不知道我讨厌剧透。
结果:气得我呐
我当时的感受:不就是个剧透吗,你要不要发这么大的火啊,我重要还是电影重要。
看着大家的案例,我的心里浮现两个字“心疼”。心疼我们自己受到的伤害,也心疼我们自己从未被教会如何避免这样的伤害。我们再来看几个句子吧。
1、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被尊重对待。
2、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被好声好气的询问,而不是颐指气使地命令。
3、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在被询问或者被命令的时候,能得知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4、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主动权去做出选择,而不是被威胁而被迫做出决定。
5、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在做错事情的时候,能获得改正的机会。
我们的内心是一样,柔软而又温和。这是柔软对话中给到我们的五个真相,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籍,有什么是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想也不过就是这五句话。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做才算是“柔软对话”呢?请大家一起来看原文拆页2。
本次拆书实录未完全在此显示,想查看其余实录的小伙伴请在拆书帮公众号下回复“对话001”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