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我们人生的希望

复利——我们人生的希望

爱因斯坦把复利视为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是一个比原子弹还厉害的东西。

“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 ... he who doesn't ... pays it.”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知之者赚、不知之者被赚。

——爱因斯坦


李笑来把复利看作是在个人追求财富自由这个领域中最重要的概念。

巴菲特过这么一句话,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球和很长的坡。

我了解复利后想到的是我在做直销的时候,运用到的倍增理论与裂变式营销(好像有本书叫做《裂变式创业》)

那么,复利是个啥?它有什么魔力能让爱因斯坦把它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让巴菲特把它视作普世智慧的核心?让李笑来把它视为追求财富自由的人最应该掌握的概念?了解复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或者换句话说,“复利效应”怎么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帮助我们最终达到财富自由?

现在,让我来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首先来看看百度百科的解释:

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个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将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难理解?

没关系,我们一步一步来。

要理解复利,我们得先了解他的另一个兄弟——单利。

单利和复利都是属于利率。单利我们比较熟悉,比如我们银行存钱的利息就是属于单利的一种。(看了下面的图片你会知道,存钱在银行简直亏死了!)

要理解好单利和复利,可以类比一下中学的一个物理知识——速度与加速度。

单利就像速度一样,随着时间的变化,速度一直保持匀速增加的话,则会呈线性增长。

而复利对于加速度就不一样了,一开始即使他速度很慢,增加的速度也很慢,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它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大,最终呈指数级增长。

单利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利息(I)=本金(P)×利率(i)×计息期数(n)

复利的计算公式是:

lingyizhogbiaodafangshi

相信数学好一些的同学看到公式就知道他的威力为什么那么大了,没看出来的同学也没关系,我们看图说话。(这种时候,往往一图胜过万语。)

如果我们拿10万作为本金,每年呈10%的增长效率,那么随着时间的积累,则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差距:

相对于单利来说,复利俗称“利滚利”,这就是它的道理所在。


如果投资者在春天种下一粒本金的种子,那么在时间的长河里,单利会还你一颗大树;复利则会给你一片森林。

这是对复利一般的解释。

接下来,我们跟从成甲老师的步伐,用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复利这个事情。

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说到复利的本质,其实就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在对复利进行解释的时候,成甲老师提到一个特别关键的概念:临界点

下图中,小人站立的那个位置就是临界点。

在复利的积累模式中,如果我们竟然最终走到了临界点,那么成长就像下图显示的那样唰唰唰地徒然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指数级增长。

这被罗胖叫作利润背后的利润。只要你在努力,收获就会像复利一样,滚到最后会大得惊人。

那么,复利思维怎样运用我们的生活中呢?

李笑来是这样叙述复利的:

不过,万幸的、也是公平的是,每个人都一样,在智力上、知识上、经验上,复利效应依然存在的 —— 这是多么令人喜出望外的事实啊!只要能积累的东西,基本上最终都会产生复利效应。如果没有继承资产,那么就持续积累知识罢,我们运气真的很好。

在我看来,所谓的复利就是正确的积累。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想通过复利在股票等投资上赚一笔,(由于我们没有相应的能力去辨别和把控)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不太现实。

但是就像李笑来说的那样,复利思维不仅可以运用在投资上,还可以运用在我们智力上,知识上和经验上。

首先,你需要找到一件具有正向积累效应的事情。(复利只是一个中性词,是否是正向取决于你正在做的事情,所谓的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

那么,什么是具有正向积累效应的事情呢?

每天刷牙、洗脸,看剧,打痘痘不是。

而每天阅读,写作、主动思考,学习知识就是。

其次,你需要重复足够多的次数直到达到临界点,你才会看到如喷井般爆发的直线。

如果我们可以把我们每天的二十四小时看作是一种投资。那么我们的时间花费在哪里,成绩和成就才有可能出现在哪里。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没有什么钱的年轻人来说,要想直接通过投资实现财富自由不太可能。但是,如果我们把钱和时间投入我们的成长,得到的收益,通过复利的力量,不断积累,假以时日,定会迎来别样的春天。

每天睡觉之前,你不应该首先问一下自己:

我们每天这24小时的投资大部分都用在了我们追求的目标上了吗?又坚持了多久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