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学校做核酸检测志愿者,下午结束回家后,媳妇儿告诉我:上午看到女儿脚下踩到一小卷卫生纸,媳妇儿心平气和地问女儿:
“你怎么把卫生纸踩在脚下?”
“我没有踩呀!”女儿回答。
“你看你脚下有一小卷啊!”媳妇并没有生气。
“我没有踩啊!”女儿倒有点生气了,说着还委屈地哭了起来。我知道她想表达的是她不是故意踩的。
“她要表达的是她不是故意踩的。”我替女儿解释着。
“我知道,只不过她应该解释给对方听,而不是一味地生气发怒。这样说话就是不能好好沟通,应该找个时机和女儿谈谈。”媳妇儿是心理咨询师,现在每天还在学心理学,她从小事中看出了问题。其实,我也发现女儿在家里有点爱生气。于是,我决定和女儿谈谈。
“佳佳,你过来一下,有个事需要你帮个忙。”随即,我就喊了在自己房间拼乐高的女儿。
“佳佳,今天上午在学校做核酸时,我碰到了一件事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我说说,你听听,帮我出个主意!”女儿还是很喜欢助人为乐的。
“在做核酸时,我们志愿者每人发了一瓶矿泉水。我的瓶子没有打开,一个同事的瓶子打开了,虽然盖着瓶盖,但瓶盖拧得不够紧,就放在检测台旁边的桌子上,我一不小心把瓶子碰倒了,水慢慢流出来了。但我没有注意到,继续在忙自己的事。”我说出了心中假设的场景。
“同事发现了,就说我把她的瓶子碰倒了。”我继续说到。
“我没有回头就接了一句,我没有碰倒瓶子。”
“同事没有生气,说道:你看你就是把瓶子碰倒了。我一扭头果然看到瓶子碰倒了,我该怎么做呢?”我把问题抛给了女儿。
“你应该把自己没有打开的水给人家。”女儿不假思索地说,看来女儿并不是不讲道理。
“你做得真好,为你点赞!你知道我是怎样做的吗?你和你妈听听看看我处理的合适不合适?”我继续引导。
“我看到被我碰倒的瓶子,我赶紧一边扶起瓶子一边道歉:真不好意思,我没有注意碰倒了瓶子,我这瓶水没打开呢,你喝吧!你们俩觉得我处理得怎么样?”
“你诚恳道歉并做了解释,这是有效的沟通,能取得对方的谅解,把水送给对方,更赢得了对方的满意,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交流,高情商的沟通。中……”说着媳妇儿伸出了大拇指。人家不愧是学心理学的,她把这件事上升到了理论高度。
女儿听完之后,沉默了一会,笑了,看来她意识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