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女娲补天》公开课有感

    教研组每周一次的公开课,或多或少的都有些感悟收获。昨天第一节课,如期在七年级一班的教室里,听到了陈老师的公开课《女娲造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神话故事类的课文,写了女娲造人的原因方法,写了女娲神性和女性共有的特点。神话类的课文,在我看来应该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所以个人觉得,这篇课文不能讲的太细,太深,学生活动可以搞的有意思。

      陈老师的课堂很沉稳,教学环节很清晰。一开始由学生讲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导入,引出神话这一体裁,然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之后正式进入课文学习,第一个环节是预习检测,主要是正字音,解释词语,了解作者。以读为主,夯实基础,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很有帮助。

      了解作者后快速的进入听读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里陈老师处理的很好,先是一个女生朗读,然后换成男生继续,接着全班齐读,让全部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课本里,很好的理解了课文内容。这个环节的思考内容,女娲造人的原因和方法很快就被学生理解并找出来了,老师也随机指导并板书了。我个人觉得,这里是我一定要让自己学习的,因为学生的参与度越高,课堂的生成信息就会越丰富。

        整体感知后,陈老师设计了小组合作这一环节。思考讨论了:1.勾画体现女娲神性的句子,2.勾画体现女娲人性的句子,3.说也奇怪是神话童话中的常用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女娲用泥土造人,后人也把土地比作母亲,你能从这个巧合中读出什么?对于以上这几个问题,我一直在想,和我们的文本联系点是什么?针对学生实际,这样的教学问题是否偏难了些?

      果然,这一环节讨论的看似激烈。但是展示交流的时候,却鲜少有同学举手,而陈老师在这时候和班级同学的交流也不如之前广,目光交流也只限于她自己的书本和发言的个别同学,这样课堂上学生主体性,以及老师的主导性又剩下了多少。所以,在我看来,老师备课时要备学生是多么的重要,根据学情来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灵活运用,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另外,老师的鼓励,不同学生的独特评价,包括和学生的亲切的目光交流,这些都是我们语文老师终其一生要学习琢磨的!

      交流之后,陈老师设计了拓展延伸的环节。将文后的风俗通和课文进行对比,让同学们明白增加的内容和删减的内容,从而感受到神话的魅力。环节里,比较后你最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这一问题,完全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这时候,老师应该少讲,将更多的话语权放给我们的同学。如果这环节把握好了,我相信应该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最后,陈老师又让同学们品析语言,个人觉得这之前教学环节就很完整了,完全可以省略,同学各抒己见后就有老师做个小结,这堂课就很好了。

        这堂课给我的感触有几点:一是七年级的课堂,是该有朗朗读书声的,这一点陈老师做的极好。二是七年级的课堂,是该有微笑的,这一点是我们要坚持的。三是七年级的课堂,是该有活动参与的,这一点是我们需要探索的。

        每一次听课都有所收获,每一次学习都应该思考,我在语文教学的路上,多学善思,努力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细节彰显魅力,语文课堂的精彩各有各的呈现。11月4号在颍上五中听了两节课,课堂可谓是精彩纷呈,给听课老师眼前一亮又...
    涓涓浅语阅读 686评论 0 4
  • 曾洁敏: “同上一课”的活动,由陈怡开始了,今天我们一年级几位老师及时进行了评课。这节课有许多不足,请各位老师给我...
    赵雪奎阅读 1,169评论 0 0
  • 最近也是巧了,偶然间发现一款有趣的产品。搜了下进价只有3元,在亚马逊上只卖到了10美金。在百度也搜了下相关的网站很...
    奔走的肉丝儿阅读 172评论 0 0
  • 看到沈老师对于李茂山那首《迟来的爱》的独到点评,让我捧腹大笑,惊叹沈老师对歌词的理解能力,认同沈老师对于歌词所展示...
    qqy1阅读 487评论 3 3
  • 第三幅作业 绘制规则出炉 年底事多,一直要找时间静下心来完成作业,匆匆忙忙的总感觉自己没有发挥好,领悟透
    xuhuahua阅读 581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