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典型的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从实际情况和工作性质上看,说是一名朝八晚八甚至可以工作到凌晨的“上班狗”也不足为过,很多人可能会鄙视,看我说的好像谁没加过班似的,我不解释,因为职业的关系。没有抱怨过,只是因为热爱自己的岗位!
毕业开始工作后,对从事的圈子充满热忱,就像一个好奇的孩子一样,然而两三年后,我发现圈子有些与我格格不入,比如单位基本上是年轻人干活,中年前辈只能说呵呵~;又如周围大多数人存在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不是追电视剧看综艺节目,就是喝酒、打牌、玩王者荣耀、打dota,亦或是忙着谈恋爱。这一切让我非常不舒服,甚至有一种掉进泥沼中的感觉,无法自拔。
我一方面在这片江湖摸爬滚打,一方面跳出自家“一亩三分地”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我不想成为他们,成为连自己都讨厌的自己。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听喜马拉雅的一个节目,名字叫《别让五年后的自己瞧不起你自己》,说实话这对我触动很深,直抵灵魂。内心的悸动就像一个开关一样激活了自己沉默已久的“叛逆基因”,于是乎我决定改变。
改变并不容易,最开始我参加了英语啪啪啪的学徒计划,为期半年,Alex和Ryan老师每天都会讲解一篇文章,微信群里每天打卡作业,老师每晚纠音点评,那段时间感觉自己像着了魔,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的感觉让人兴奋,就这样我坚持了半年,课程一次没丢,一百多篇的对话全部背诵,里面的知识点能够活用,发音有了很大提升。
“知识恐慌”非常可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上有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毫无疑问当时的我处在恐慌区,因为感觉理论知识的匮乏,人际网络的失调,于是我又下了一个决心,考研!对于已放下课本很久的我来说,加上已经上班的现状,考研是件很费劲的事儿。我开始买复习资料,梳理知识要点,每晚逼自己学到11:00,就这样我以第六名的成绩考上了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第一次听到彭小六老师的作品《让未来现在就来》是在喜马拉雅平台,当时有一种开辟新大陆的感觉,原来读书还可以这么读,我开始尝试实用主义读书法,下载了老师推荐的各种APP。这里我要说明下,当下很多人都信奉成功学,认为只要按着别人的方法、步骤加上努力就能成功,对于这种急功近利式的模仿,我认为不值得推崇,因为很多人只看到了别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失败,这就是所谓的“幸运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正如天使投资人薛蛮子所说的“创业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才是偶然的”一样,很多成功因素往往不可复制,因为个体、能力、环境、人际关系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成功学的最大危害是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而变得急功近利。
非常喜欢Susan Kuang(被称为是将“斜杠青年”概念引入国内的第一人)对于成功的理解,她认为要用正确的心态追求优秀,让成功随缘。我的理解是追求成功是努力之后的不强求,而绝不是急功近利后的强调结果。
慢慢的我开始尝试运用快速阅读、主题阅读的方法读书,一开始很难,这个时候意志力是最容易消耗的,于是我调整方法,将阅读范围放到思想启发类书籍中,运用实用主义的原则,我发现这样读书不难,就这样我了解到了什么是通才教育,什么是意志力训练,大脑如何运行,什么是二八法则、黄金圈法则,如何运用番茄钟、晨间日记提高效率…
当阅读逐渐成为兴趣,我开始了对工作有用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很高兴刚开始尝试,一本九百多页的书籍我三天看完,里面的精髓也在写材料时被运用,这让我很是惊喜,于是我按照兴趣点和专注点将阅读分类,例如将《明朝那些事儿》《康熙大帝》等历史类小说划分到休闲阅读领域,将时间管理类、心理学的书籍划分到兴趣领域,将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类书籍放到专注领域阅读。
除了看书之外,我还会在赤兔听小六、张萌萌姐、王潇等人的线上分享课,下一步我计划参加拆书帮的一些线下课程。
卡罗尔.德韦克区分了两种在人们的成功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思维模式,即僵固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前者不愿暴露自己的不足,在乎别人的评价,迫切需要得到认可,总希望高人一等,后者则注重发展自己,全身心投入一件事,从失败和负面评价中不断提升自己,认为能力动态发展,自身不断进步就好。面对两种思维类型,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即便我们不完美,没有像那么多的牛人一样优秀,但至少我们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路上。
还记得那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经典台词么?确实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知与行。很多道理,很多方法,很多经验我们都懂,但懂就够了么,必然不是,敢于行动梦想才生动,所有事情开始的要素并不是万事俱备,而是敢于卖出那一脚,因为“开始做”比“做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