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生在昨天晚上,从硝烟弥漫到爱意浓浓。
最近的陪伴质量很糟糕,我每天都很烦躁,每天跟妹纸聊天的时间不到10分钟,讲故事是完成任务。粗算一下,我每天都在扔绊脚石,威胁和命令最多。
烦躁和内疚折磨我,推动我向她宣布:“我这个周对两件事情很烦躁,一是起床,二是睡觉!起床太晚,我上班会迟到;睡觉太晚,早上又起不来。我想解决这两件事!”
妹纸看我一眼,不耐烦地说:“你自己解决,我没办法!”
我忍着怒火说:“我想一起解决。”
妹纸愤怒地说:“你自己解决,我没办法!”
我威胁她:“好!我9点以后有自己的事要做。我的解决办法是9以后我做自己的事,你觉得对你有影响吗?”
妹纸立刻说:“没有!”
我继续威胁:“没有?你不需要我帮你倒热水洗脸吗?好啊!别来找我!”
妹纸顿了一秒:“不行!”
我们都沉默了,我看手机,她睡觉。突然,她喊到:“你看手机,我睡不着!”
我头也不回地问:“那你要我干嘛?”
妹纸说:“你别看手机,给我唱摇篮曲。”
我一点都不想唱,但我意识到我和妹纸有各自未满足的需求。我放下手机,侧向她,她奇怪地问:“你看着我干嘛?”
我看着她说:“不是你说的让我别看手机吗?”
她再次要求唱摇篮曲,我真不想唱,我的需求还没满足呢!我问:“我们聊会儿天不行吗?”她看着我,不情愿地说:“那好吧。”说完立刻用被子蒙住头。
我突然很内疚:“好像我说的一些话是你不想听的。”
她小声答:“是”
我问:“能告诉我吗?”
她怯生生地说:“你说9点做什么什么,我不想听,我会很害怕。”
我又内疚了,这孩子最近被我逼到墙角了:“你不喜欢我威胁你,你很害怕。”
她在被子里斩钉截铁地说:“对!”
我轻轻掀开被子,看着她说:“你想让我陪你。我也很想陪你,只是我最近不知道哪个时间陪你,我想陪你的时候,你在看动画片。”
妹纸突然两眼放光:“妈妈,我有一个办法!我想让你陪我玩橡皮泥,我们边看动画片边玩。”
我想了一下,回答:“我不喜欢看着动画片玩,我觉得要玩橡皮泥就只玩橡皮泥。”
妹纸又兴奋的说:“我还有一个办法,我们一天玩橡皮泥,一天看动画片。”
我说:“这个我能接受。那讲故事呢?”
妹纸又想想,说:“玩橡皮泥之前讲,看动画片的时间就我看完,收好玩具再讲。”她突然又想到什么:“妈妈,你们能不能不推我的小桌子啊?那是我孩子睡的,我每天还要推回沙发边,我觉得很烦躁。”我们讨论了一下,发现这个问题一时半会讨论不出结果,我建议明天再讨论。
我们用近30分钟讨论晚上互相陪伴和我独处的事情,初步定下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她指挥我玩的时间,二是我们聊天的时间。
妹纸说:“妈妈,我想我们聊天以后你再做别的事。”突然,她自己否定了:“我觉得这个不可行……”看到她难过,我也难过,我肯定地说:“我觉得可以,我的办法是我们聊天以后我再做别的事。”
她的眼睛明亮起来:“我还想我洗脚的时候我们聊天,你都不知道我在幼儿园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你在公司怎么帮助别人的。”
我很吃惊:“你想知道我的工作,你很好奇。”她点点头。我说:“我觉得我们吃饭的时候也可以聊。”她坚持需要聊天专用时间,我同样需要,我们很快达成一致,睡前聊天。
妹纸困了,说:“我想睡觉了。”
我问她:“在你睡觉之前,我想问问你,刚才我们想的办法,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吗?”
妹纸微笑着说:“满足,我很满足。”
看着她的笑脸,听着她的回答,我的心变得很柔软,我也很满足。
在理论上,每个人都需要与自己重要的人有一对一的时间,当谈话触及双方的内在感受,两人的心会彼此靠近、拥抱。当理论变成实践,真实发生在我和妹纸之间时,她攻击我、对我发脾气、尖叫的行为都已经不重要,在我们互相指责和威胁的背后,竟然有如此惊人、一致的需求。更加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表达各自的真实感受和需要,共同想办法满足双方的需求。
我一直坚信,在自己的需求获得满足后,才能更好的照顾他人需求和感受,对孩子而言也是一样。妹纸对我的需求和感受十分了解,或许与我经常真实而直接的表达有关,在我了解她的需求和感受,并十分想满足双方时,她自然地照顾我。我很感谢我心地柔软的妹纸,看到她,我便看到我自己,推动我不断前行和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