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自老幺的双胞胎儿子上大学后,就回到了老家,住在这个不到二十平米的车库里。车库在一楼,是做瓦活的大女婿给他装修好了的。里面卫生间、厨房,卧室都各自独立。热水器、冰箱、洗衣机、抽烟机一应俱全,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母亲很喜欢在这里生活,第一是方便,不需要像在老幺那里那样,每天爬三层楼;第二是热闹,左邻右舍都是自己一个房头(老伴的兄弟嫂子们)的人,每天都会在自己这里聚集,有时打牌、有时谈天,开心得不得了;第三是两个女儿回来时还有个落脚之处,老大家的房客(老大老家有几套房子租给了别人)有什么事自己还可以帮忙照应。
今年可是个标准的倒春寒!立春过后,先是下了一场大雪,接着是十多天的枯冷。八十二岁的母亲一向身体硬朗,除了有老年性支气管炎,其他都好。可这个本来不要紧的病碰上这鬼天气,让她气都踹不上来,腿也酸得提不起来。一向乐天达观的她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后事。
母亲育有两男两女,老大和老幺是儿子,中间两个女儿。老大做生意,老幺是医生,老二在老大的女儿(母亲的大孙女)厂里帮忙,老三在大学里上班。
母亲的老伴走的时候,就老大团了圆(指成家),有个两岁零三个月的女儿。这一晃就是三十多年了。母亲感觉自己与老伴相聚的日子不远了。她不想孤独地离去,也不想成为孩子们的累赘。思来想去,她想,万一动不了的时候,只能在老幺那了。
为什么这样想呢?她认为:第一,老幺是医生,遇到突发事件,到他那里最安全;第二,老幺的一对双胞胎儿子是她一手一脚拉扯大的,他最有责任给她养老;第三,老幺那里的老人走了都是直接送到医院,在医院里送葬,比老家这边简单。
此刻的母亲睡在铺着电热毯的床上咳得浑身颤动,吃了一遍药,做了两次雾化,还是止不住地咳。她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她很想她的两个女儿,每次她们回来,她与她们都会整宿整宿地说话,一点也不咳。
老二(大女儿)在家上班的时候,总是隔三差五买了东西来看她,现在去孙女工厂后,想回来也难得有时间回来了。老三(小女儿)在大学里上班,一个月里有几天休息,每个月都会回来一两次。每次回来母亲都像招待客人一样地做各种好吃的菜,老三总是埋怨说:“嗨呀,老妈,嗯呐(您)搞这么复杂,我回来倒给嗯呐添麻烦了,那还不如不回来。”母亲总是说:“麻烦个么事,又不是什么特别的菜。”老三知道,母亲是想让她感觉永远有个家等着她。她每次与母亲在一起时感觉特幸福。她有时有一种冲动:要是不用上班,就这样陪母亲安度晚年该有多好!她把这想法告诉母亲时,母亲说:“你不要瞎说,你不上班陪我,那是我的负担,我自己管自己多好,想吃什么买什么,想打牌就打牌,想跳舞就在广场上跳舞。”
母亲其实最喜欢与这个老三谈话了,老三是作家,每次回来总爱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母亲听。母亲从老三的文章里知道老三现在过得很好。想起老三年少的时候,母亲可是为她操碎了心。小时候的老三瘦得像丁香,动不动就打皮汗(就是重感冒),这种病一到下午一两点就开始冷得牙齿打咯咯,浑身直哆嗦,烧得像个烫山芋,打了针、吃了药,捂出一身汗,人才开始好点。母亲心疼得要命,恨不得把自己的肉割下来给她补身体。等到老三能读书的时候,她打皮汗的毛病消失了,但是她手无缚鸡之力,田里的重活一点都帮不上忙,读书还是个读书的料,小学至初二这几年,基本都是在第一、二名徘徊。母亲实指望她会读个好大学,奔个好前程。谁知她从初二下学期开始,成绩就一路下滑,一直到初三也没考个好高中。当时老伴不想她读书了,觉得女孩子读个初中毕业就不错了。老三得知她父亲的想法,躲在被子里哭得昏天暗地。母亲见了心焦得不行,觉得她也不是个种田的料,与老伴商量让她复读。当时老二已退学,帮忙在生产队里挣公分。老二是考上了高中,因家里缺人手干活,没让她上高中的。老伴怕老三复读,老二有意见,死活不肯。母亲对老伴说:“就是不想老三像老二一样怪你,我才让老三复读的,再说老三没老二吃得了苦,这么小下学没用。”后来母亲到处托人让老三读上了高中,送老三上学的那天,母亲挑着行李,脚下生辉,眼里含笑,心里乐呵。她始终相信她的这个女儿会跳出农门。哪知老三读高三那年,老伴一病不起,不久便离开人世。老三不想给母亲添负担,坚持退学。母亲无奈,想让老三学个手艺,老三说学手艺不如做生意,母亲又借钱让她做生意。好在现在老三终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在省城安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母亲为她开心,也感到欣慰。
老二是对家里贡献最大的一个,小小年纪就帮家里挣公分,后来又帮着做生意。老伴在的时候总说要弥补这个大女儿的,可他不但没有兑现承诺,还因治病留下一屁股债要两个女儿还。母亲对老二也是有愧疚的。母亲知道老二心里觉得母亲偏心老三,但她心地善良,对母亲怪不起来。该管母亲的时候总是贴心贴意。
曾经母亲觉得有这两个女儿,晚年不会寂寞的。现在两个外孙都大了,又都在外地工作,她们迟早都会去她们的儿子那里带孙子的。母亲正胡思乱想时,电话响了,是老三。母亲忙压制住咳嗽,告诉老三自己很好,要她不要担心,照顾好自己。
外面的风呼啸不止,她又想到了她的大儿子,大儿子这些年一直在省城做生意,一年回来的时间少得可怜,回来了对自己也不亲,他说母亲偏袒小儿子。母亲觉得自己心里对几个孩子是一样的,只是现实生活所迫,她不得已顾此失彼。比如小儿子的双胞胎在大儿子的儿子之前出生,小儿子是做医生的,工作很忙,母亲不得不去给他带孩子。后来大儿子的儿子出生,小儿子这边也丢不开,再就是大儿子的第二个女儿在小儿子这里读书,母亲正好一起照顾。母亲觉得自己没有对不起大儿子,如果大儿子以后不管她,她也不怪他。
母亲想起今年大年初三,她的四个孩子、三个孙子、两个孙女、两个外孙一起在老三家团聚的情景,她看到自己的四个孩子都过得不错,孙辈们又都齐齐整整地,还都有出息,她心里很满足。她想,要是老伴能看到这种局面该有多好!她又想他们这两代人都好,是不是老伴在那边保佑着呢!这样想的时候,她觉得咳得轻松些了。
又一阵风搅来,防盗门吱吱地响,母亲想解个小手,披衣下床,走到卫生间门口,忘了提脚,门槛一跘,载到在便池旁,一口气踹不上来,再也没有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