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20岁了,进了汉语言文学的课,虽与这专业的同学交流甚少,但他们的阅读量也已可见一斑,回看自己觉得不是少就是有些拿不出手。让我回忆自己读过的书,尽管也不多但还是很考验我的记性了,我且翻翻,找得到尽力细说,实在记不起来也请见谅。
正式的阅读我自觉始于小学,那时读得虽浅但相对多。最早有印象的应该是《笨狼旅行记》,儿童向里面比较厚的了,讲一个无忧无虑的小狼满世界找爸爸妈妈的故事,有些荒诞在里面。有一段我还记得,是一群失眠的小动物,守着一堆黄金,各有各的用处,自己不敢拿,又怕别的来偷,就一直不敢睡,直到笨狼来了,它们异于呼呼大睡的笨狼不在乎黄金,笨狼也异于它们各自的愿望本不需要黄金还盯着金子不放,后来小动物们被笨狼的言行点醒,各自实现了愿望,也不再失眠。挺有寓意的小故事,我记到了现在。再就是一些畅销书了,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我读过几本,说是童话但也带了许多批判和讽刺,也有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穿风衣的猫,至今还是忘不了。然后《查理九世》《怪物大师》这种,还有《老鼠记者》,很喜欢,但是内容很浅薄都没什么可提的。那时候还不会往深了想,就吃得惯这种快餐。五六年级那会儿吧,看过沈石溪的几部小说,《狼王梦》《导盲犬迪克》《最后一头战象》,好像就这些,那时也因作者兴起了一股动物文学热,沈石溪的小说写得很引人入胜,我一看便停不下来,但都没再重读。我还读了《鲁宾逊漂流记》,恰巧那时候荒野求生的节目很火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现在看来也蛮酷的。别的冒险故事诸如《金银岛》《吹牛大王历险记》《八十天环游地球》,都很精彩,但无奈实在是回忆不起来一些细节了。好多书都是妈妈在图书馆替我挑的,她眼光还真不错。《小王子》,这个是买的,不是借的,我记得我读那版,插画把小王子画得很传神,我记得那一个个小星球之间的旅行,一个孩子对成年人世界的窥探,我竟能带入自己,现在我就像那醉鬼(心态上,我不喝酒),在向往变成那个负责开关路灯的普通人。还有林徽因的《城南旧事》,萧红的《呼兰河传》,课文里有,当时让写读后感的,我那时正活在那旧事里面,如何读得懂,后来上了初中再看是感慨良多,现在回想却淡然了。
中学时学业繁忙,看闲书的机会少了,大多是学校要求读的。四大名著,这躲不了,也惭愧,只把《西游记》从头到尾看下来了,而且不甚读懂,现在玩了黑神话也觉自己对原著的记忆过于模糊了,这本书能讲的太多,不展开了。另外三本结局都不好,我差不多都是读到气氛开始下行时放弃的。还有鲁迅的作品,这也避不开,而我只是读过《朝花夕拾》和《呐喊》,《朝花夕拾》里面“阿长和山海经”我是最有印象的。我也看过《山海经》,也如小时候的迅哥痴迷于那奇珍异兽,迅哥有长妈妈,在我生活中姥姥的定位也和长妈妈差不多,不是佣人但家务事都是由她做,我也由她照顾,迅哥养过一只小鼠,被长妈妈踩死了,我养过一只蜗牛,被姥姥不小心压死了,蜗牛死那天我哭得稀里哗啦的。《呐喊》我只记得那个狂人还有阿Q了,贫弱私愚,不喜欢,有时候感觉在骂我,唉,现在还不得不再去读一遍。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学校留的作业,因为祥子的堕落,当时的同学们不得不把社会批判了好几个月,《边城》那时没怎么太考,印象不深了,只觉得这故事够懒散的。《钢铁咋炼成的》,这个我读着感觉硬,干巴,跟大列巴似的,看别人的解读看得心潮澎湃,再看书,还是难以下咽。高尔基的童年三部曲,共鸣甚少,我的童年还算幸福,而且这三本书也硬。以上都是中学的作业,我那时看的闲书,印象最深是后来被学校禁读的《明朝那些事儿》,那是我从未见过的文笔,现在看来有些像历史区up主那调侃戏谑的文案,也怪不得当时读得废寝忘食,前一次那么不要命地看还是《阿衰》。一个系列七本书看下来直接导致我中国上下五千年就明朝记得最清楚,但书里不乏严肃的文字的,毕竟作者也说了“幽默的是我,不是历史”,从洪武到崇祯,遍历了多少王侯将相,作者却将最后一章留给了徐霞客,前面的内容,很多很杂,作者用二十多个词才概括出来,可最后的最后,他借徐霞客表达了他最重视的东西“用自己方式,走完自己的路”,不管外界评价如何,我始终喜欢这部明史。这些年读过的书,合起来也算《明朝那些事儿》,多少看懂点儿,以后的事有点儿心里准备。以前读书,逼我读,我便读,不逼,就随缘,挑中了就看,看进去了就看完,没看进去,拉倒。读的基本都是小说,散文只记得《文化苦旅》里面的几篇,印象深的是都江堰,不同于那些坐吃山空的景点,它至今还在劳碌。我打算续读那本书,冰心的《繁星·春水》读过,我不喜读诗,这诗集我现在也喜欢不起来,一读就让我想起自己是个下头妈宝男,烦。
两年前考进大学,光顾着玩了,而且专业是自动化,文学类的书就没怎么看,后来专业课学不明白,打算转文了,偶然借了本《余秋雨散文》,还没读完,读得很吃力,但是我确信里面有我想学的东西。我选错了路,理科我是真的毫无天赋,中学都是硬闯过来的 ,文科不说多厉害但至少还能学明白。两年的荒废对我能力的摧毁很大,尽力弥补吧。也是可笑,坎坷踏平了,没走大道,艰险斗罢了,没再出发,大梦已醒,操起书和笔,把这苦学之路,再走一遭吧。
以上便是我这十余年的读书经历了,实属贫瘠,往后的求学路会难走许多,也怠慢不得了。现在两个大图书馆的书等着我去读呢,我要在这里填补曾经留下的空洞,去了,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