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古装剧

(文/梁晓声)

近年来,古装剧成本越来越高,如今已突破每集500万元,将来也许会突破600万元。若顺其自然,三年后突破1000万元绝无悬念。而绝大多数古装剧,其实内容并无任何大制作的价值--往高了评价,不过是“景泰蓝馒头”,或曰“金镶玉皮儿的包子”也行--此类电视剧,比“天价月饼”更离谱。

谁肯一再投入那么高的资本呢?民间经济体。

中国之民间资本,富可敌国。也有种种基金介入--基本是高利息集资游戏,不转投就玩完。股市风险大,房地产见效慢,投资古装电视剧资金回笼快且无风险。

为什么非青睐古装剧呢?因为高投入才有高回报。就那么有把握不亏吗?好比“炒楼花”,只要预先有两家电视台接盘就稳赚不亏。

电视台高价收购就不怕亏吗?古装剧集数越长广告越多,成本越高广告招商价也越高。即使亏了也没什么,电视台总体上是赢利的,年底业绩结算才见英雄本色。

企业竞争那么高的广告费,划算吗?全国每年的广告费是天文数字,所谓广告费是一定要花掉的钱,你不肯花就会有别人抢在你前边花。花在古装电视剧方面,当下仍是最先考虑,甚至被认为是最佳抉择。广告成本大了,产品价格不就提高了吗?当然。

近年还有什么东西的价格是没提高的呢?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经济利益环--雄厚而又对实业投资不感兴趣的民间资本,力挺古装剧之策划和出品;制作方以明星为饵,将钓钩甩向电视台;电视台是中国的“追星大佬”,既无水平判断一部电视剧的艺术价值,亦无兴趣进行判断,唯明星马首是瞻而已。他们复将钓钩甩向企业广告部门或广告公司,后者埋单后,将费用摊入产品价格。再高额的广告费用摊入海量之产品后,单价的涨幅通常是毫不显眼的。

于是以上诸方在一部古装电视剧尚未开拍时,每一方都已笃定获利了--或经济的,或广告的,没有亏家。

那么,观众呢?虽然每一方事先事后都要打着“广大观众”的招牌说事,其实观众是最受轻蔑的--因为并不在利益环上,并无发言权。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观众喜欢看什么不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还不是我们想让他们看什么他们就必然看什么。”

而中国电视观众中的绝大多数,确实处在被利益环上诸方合力操控却浑然不觉的状态。

倘收视率高,便成为加码炒作的条件;若收视率低,不公布就是。

故,不管观众看与不看,那个利益环一如既往地运作自如。好比喷水景观,有人看,在循环往复地喷;没人看,也依旧在喷。

这便是“景泰蓝馒头”或者“金镶玉皮儿的包子”始终占领电视剧主体的真相。

馒头也罢,包子也罢,若面粉是非转基因麦子磨成的,拌馅的食材也较安全,吃了总还是对人的身体有点儿益处。

但目前中国电视中播出的古装剧,包括口碑还不错的,内容除了呈现古代权力关系厚黑学的那点儿东西,几乎再无别的任何谈得上是文艺营养的元素。

此种东西看多了的下一代,就像成长时期吃多了方便快餐一样,偏说无害等于自欺欺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 乔颜欢 柏拉图说,若爱,请深爱,如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己。 那天,我和蕊大吵了一架,彼此埋怨后,便...
    没心没肺的孤僻怪人阅读 420评论 0 0
  • 如果一个人口口声声地说喜欢你,却满腹道理,对你置之不理,太好了,我的世界终于没了你,太好了,我再也不用天天将你挂在...
    木她西阅读 125评论 0 0
  • Xiamen is a beautiful city that worth to go and leisurely...
    hongwang阅读 234评论 0 0
  • 到目前为止,坐享练习累积有285天,期间也有所中断,一旦条件允许,就继续坐享,在累积到200天左右的时候,我通过不...
    徐徐说道阅读 1,013评论 2 0
  • 武当山的美,不是三言两句能说清,一切皆在路上,这种感觉自己体会一次,便会记忆深刻很久。 拍下的照片,能保存下来,回...
    文旭良阅读 22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