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啥写点儿啥,关于公司,关于数据,关于团队的一些想法,看法。
在创业公司工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乐趣也有挑战。
严格来说,这次是第2次在创业公司了,先说说第一次那短暂的经历吧。
互联网金融
故事发生在2015年,还记得那是个流火的七月,我们一行三人,顶着热浪走进了一栋大厦。跟未来的老板聊了一下午,主要是听他说,说公司的现状,说这个行业,说着未来的愿景,说着上市计划。“风口行业,可以试试”,“有实体产业,而且是大集团,可以”。就这样,我们入职了这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东虹桥金融在线。
集团是做电缆起家的,我们这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也是依托于一家小贷公司,做了有5年了,我们属于小贷公司的线上平台,平台也是刚刚开始。我们入职后开始着手业务的梳理和数据平台的搭建,数据量很小,目前业务也简单,为了快,我们直接就使用MySQL来当数仓了,其中一个同事着手搭建Hadoop平台,后期迁移到Hive上。
以前对金融行业不了解,对这种互联网金融更是一脸懵,空的时候就研究下,发现我们公司的收益率由25%+,投资后还送加息券什么的。要知道那时候余额宝的收益率也就是8%、9%左右,这个让我很是震惊,投点儿?不敢,太高了,不投?这个羊毛不薅,对不起自己啊。
其实,一开始我对这个行业不太信任,收益太高了,高的吓人,后来持续关注了一下市场,和我们公司标的的投资情况,都是很快就满标了,还款也是按时的。差不多一个月后,我也开始薅羊毛了,羊毛党这个词儿好像就是这个时候出来的吧。
回来说重点,说说数据。对于当时的平台,只有两部分数据,1个是用户行为数据,1个是用户交易数据,所以我们也只做了:
- 平台指标梳理,明确指标定义
- 梳理构建基本维度:日期维度、区域维度、性别、年龄维度、投资金额段维度、投资次数维度、渠道维度
- 构建基本宽表
- 用户来源分析、活动效果分析、用户画像、用户积分模型
- 基于Echarts搭建数据可视化平台
在这家公司其实算是从零开始,搭建了基础的数仓模型,和一个可视化平台,关于分析也就是搞了个用户画像,然后基于画像输出了一个用户积分模型,给用户分级用的。
这家公司的创业氛围不明显,可能是依托集团的原因吧。当然,我们还会额外兼职些别的任务,公司是主打“互联网金融+电影”,所以有时候需要地推宣传,我们也会被派些任务。公司不仅投资拍电影,还搞演唱会,当时有很多的标的都是投资送电影票,送演唱会门票。
可惜啊,就是电影的原因,出现了问题,16年《叶问三》上映了,公司投资了,结果爆出来虚假票房,这是个导火线吧,后来集团下面的一家线下理财公司爆出来资金链的问题,出现大面积挤兑,烧着烧着,就烧到我们公司了,再然后,公司就凉了,再然后就开始裁员了,然后我们组就拜拜了。
历时9个月左右,互联网金融的工作截止,感觉以后不会再去这个行业了,金融这个东西,水太深,要去就去大公司,小的真心不推荐。
新零售
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的风口,2017年是新零售的风口,最明显的是无人货架的风口,一批一批无人货架公司站起来。
在这一年,我又走进了一家新零售公司“猩便利”,高管团队是阿里的、美团点评的,一出生就带着明星光环。记得是10月份来面试,当时公司还是在Wework,办公环境偏开放式的,很有趣,那没有前台,只有一个大吧台,第一次去有点儿蒙,这是个啥公司,给HR打个电话,就在沙发那等,看上班的员工来来往往的,端着咖啡在吧台讨论,热火朝天,欣欣向荣。
然后我就来这上班了。公司主营业务是“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走的是即时消费。刚去的时候,数据组有几个分析师,本来也是奔着分析师岗位去的,但是说让我先把数仓搞搞,出于对这个行业,对这家公司感兴趣,依然来了,着手数据平台的整体搭建。
- 数仓从零开始
离线平台使用的是阿里云的Maxcompute,直接可以快速使用,省去了自己搭建平台的成本。当时公司的业务发展很快,9个门店+几万台货架,大大小小有几十个系统。
数仓这个东西一方面是业务理解,一方面是建模思想。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考虑相应的解决方案,现在回过头去想想,很多地方当时做的不太好:
- 规范制定的太少,推动没有盯住
当时只是简单的制定了数仓的分层结构,任务和表的命名规则,任务开发规则等,还是有很大的灵活性,导致后期团队人员越来越多,全都自由发挥了;加上后期没有对每个人的开发内容做审核,更加剧了这种情况。
项目初期,定制详尽的规范,不断完善,并且制定相应的开发流程,做好审核工作。当然,这回耗费一定的时间成本,但绝对是值得的,不然后期项目一定混乱不堪,重构的成本更高。
- 没有忍心对历史项目进行重构
刚去的时候,数据分析师已经在做一些常规的取数工作,一些报表开发工作了,有一些日常的任务和表。开始想着历史的就算了,新的按照规范来就好,结果导致后来这些项目还不断的在使用,类似不符合规范的表也依然会出现(监督审核工作不到位)。
在和业务方沟通了通知机制,催他们完善表结构信息、ER模型,梳理完业务后,数仓模型也逐步搭起来。因为人手的问题(就我一个了解数仓),其他都是些分析师,所以我带着几个分析师一起搭建模型。
分析团队当时是这样的,按照业务线分成了货架团队和门店团队,老大的意思是让我分别花几周的时间带他们做。
一边熟悉业务,一边带着几个分析师搞dwd层,就是些明细宽表。记得老大总问我:“业务频繁变动,数仓该怎么做才能保持稳定”,是,创业公司嘛,业务迭代是快,老版本的表结构、业务流程刚梳理清楚,新版本要上线了,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处在业务发展扩张期,这种情况很常见,所以我说的是,尽量只搭建相对稳定的模型,dwd层可以多处理些,集市层应用层可以临时处理。
按照我以前的经验来看,数仓的搭建流程是这样的:
- 梳理当前业务,梳理日常出数据的指标、报表,输出指标字典、维度字典
- 梳理库表模型,最先搭建可以输出上面这些指标和报表的模型,然后进行数据校验,切换使用的表
- 完善数仓模型
刚去的时候,我就说要梳理个指标字典,被否了,结果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完整版的全公司指标。
第一版的数仓就在这个跌跌撞撞,不断摸索中进行着,后面团队进行了拆分,拆成了分析组和平台组,也招了几个了解数仓的人。
中间一段时间,我们有点儿走偏,为了配合做数据产品,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做数据需求,主要任务分布:
我们就在完成这些需求的同时去优化数仓的表,这个过程很累,每天都很忙,忙的要死啊。由于团队分开了,老大不同,前面提到的问题更加剧了:
- 分析团队又搞自己的规范,和之前有些不一样,并且没有按照一开始的设计进行开发,对新员工的培训不彻底,导致平台的表越来越乱
- 团队内部沟通也欠缺,大家都在忙,每个人对接不同的业务团队,每人一块,很多人踩的坑没有及时分享,好多人重复踩;做的事情输出的模型也没有分享,导致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逻辑。
这其实陷入了一个怪圈,恶性循环的怪圈,团队内部一定要多分享、多沟通
......
公司的发展,中间也出现过问题,就无人货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盗损”,开放式的架子,付款全靠个人自觉,这个本身就是不靠谱的,17年为了铺量,在几十个城市有铺货架,倒损情况非常严重。17年大量无人货架公司涌入,在18年初就出现了倒闭潮,这个时间窗口太快了。18年也是资本寒冬,年末各种公司裁员,我们也不例外。
总结
在创业公司做数据,还是很有趣的,可以接触到不同经历的人,学到很多的东西;
有试错的机会,可以放开手脚去做,只要你有想法;
可以锻炼自己的执行力、主动性;
有挑战,有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