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香

眼看麦子要黄了,槐香的丈夫却离开了人世。他在与病魔抗争了一年之后,撒手人寰。46岁的她中年丧偶,可谓人生一大不幸。丈夫给她留下了年迈的母亲、十八岁的儿子增柏和九岁的女儿增雅。还有六万块钱的外债以及四壁空空的窑洞。槐香的人生跌入了底谷。

她姓高,出生时正逢槐花盛开。春风吹过,东河川道到处是香气袭人。由已经有了两个男孩的母亲做主,给女娃起名槐香。她的父亲当过民办教师,分田到户时回了家。后来看到民办教师有到师范进修或转正的机会,也没有后悔。种地、下井、做醋,只要有收入的事,都尝试着做,还真把日子过成了。尤其是做的米醋,远近闻名,被人称“醋王”,城里人大瓶小壶地找着来买醋王的醋。她父亲没能吃上公家饭,总留下点点遗憾。对儿女的要求寄托着希望,弥补着遗憾。两个儿子初中毕业,都没有考上高中,只得回农村种地。不曾想,二儿子到南方打工有了眉眼,又娶回一个江西姑娘,通情达理,对父母孝敬,对哥妹关照。家里盖房、女儿上学、逢年过节,没少贴补。

槐香自幼聪明伶俐,使她两个哥哥显得逊色多了。她未上学之前,便能识字算数,十以内的加减法能很快说出正确答案。上学后,轻松快乐,惹人疼爱。学习拔尖,成绩优异,在整个东河川呱呱叫。她的初中是在雷加坡中学上的。从初一到初三,由指定班长到被选班长,她的自信度却因为学习成绩而在下降。尽管一直认真专注,可考试分数却像水上浮球,摇摆不定,时上时下。中考结束,中专和重点中学都没有上线,却超出不少普通高中分数线。普通高中上还是不上,她把难题丢给了家里人。父母眼里,她争光有面,在几公里的川道,难得有女娃娃考试有那么好的成绩。大哥默不作声,大嫂痛快地表态,只要她愿意,就继续读书。二哥两口积极响应,并表态精神与资金双支持。

她父亲把她送到古镇中学后,拿出当年教小学生的架势鼓励说:三年高中好好用功,说不定还能考上大学哩。高中三年,她可谓辛苦吃力、熬夜奋战。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尤其是数学,开始还没觉得难,到开始学立体几何时却迷惑了。物理的电学,怎么想都把概念搞不清楚,一做题就犯糊涂。班上同学多,老师喜欢给学习好的同学辅导,课间十分钟,根本轮不到自己。问题越积越多,有的到高考时还没搞清楚。她后悔学理科,恨自己笨。高考前后又闹学潮,虽然古镇中学的学生没有组织参加游行、声援,但对考生的影响不小。有的同学在宿舍偷偷议论,有的同学跃跃欲试,似乎等待着什么时机。她心里也有些不安。高考结束后,同学三三俩俩去市里逛了,可她心里既不轻松,也不服气。她很明白,自己高考失败了。高考分数出来,她没有专门去看。那时的农村没有手机,更没有网络。古镇中学把红榜贴在墙上的高处,上面的内容,已经在她心里印出来:大学一栏没有“高槐香”,中专一栏也没有“高槐香”。她对学业的渴望体现在对学校的依依不舍和无奈的神情上。离开古镇中学,是大哥来拉的被褥。经过坡上村时,她的眼睛里闪出了火光。若想与学业要有缘,除非进行补习。农村女娃高中毕业已经了不得,再去补习,似乎希望不大。因为她快二十岁了在农村已进入待嫁年龄。

经历和完成一段人生过程之后,就要开启另一段人生旅程。槐香没有收获学业,却收获了成长和成熟。高中毕业时,已经出落成了一个标致的大姑娘,白皙的皮肤像是槐花贴面,娇嫩温润。圆盘脸镶嵌着一双有神的大眼,眼睛里布满善良本分和羞涩。一米六二的个子,散发出青春活力。她还心仪了一个男生。

女人最舒心最幸福的事就是嫁给自己喜欢中意的男人,成为槐香丈夫(侯民龙)的是高中一年级一个班的同学。高一学期将结束时,侯民龙因为父亲有病而辍学。同学一年,她对他的一切存留到心里——他中等个儿,棱角分明却黝黑的脸庞,透露着青春的热情。一双眼睛透亮成熟,放射出生命的张力。性格稳重,话语不多。上高二后半学期时,侯民龙父亲病故。槐香和同学一起到他家里看望和安慰。后来几次,她独自到侯民龙家里,还帮他妈干家务。侯民龙家在坡上村,距古镇两公里路,对槐香来说,走一趟好像一次跑操,轻松愉悦,颇有成就感。

侯民龙的母亲对东河川里的女子非常好。这个女子不仅模样俊俏,说话声音好听也暖心。有几次利用到镇上赶集的机会,到学校给槐香送些吃的,见到槐香的那种疼爱的样子,让其他同学还以为是槐香的妈呢。他在家是长子,就其学习成绩和聪明劲儿,放弃上学实属无奈,也十分可惜。可是,父亲走后,家里断了收入,两个妹妹还小,也要上学。侯民龙只好离开学校,种地打工,把四口人的家撑了起来。

侯民龙离开学校后,她的学习成绩像是日落西山。高二分科时,不知如何选择,文理科当中,除了数学、化学能考及格,其他科的还真没有出彩的。只好听从老师的建议,选择了学习理科。语文、英语两门课程,她是硬着头皮学的,后来每听到儿子说起作文和外语时,她的头就开始疼。数学算是她的强项,结婚以后还派上用场。轻松地给儿子辅导,儿子还参加上了全市中学生奥数比赛。女儿继承她的数学基因比较多,心算口算都是班里的第一,很让她自豪。结婚前,侯民龙跑运输挣钱,改善了生活条件。把三孔新窑碹起以后,迎娶了槐香。婚后多年,侯龙主外,她主内。婆媳融洽,儿女双全。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2014年夏,侯民龙一直腿痛,以为是劳累或受凉,没有看医生。后来发烧,在村子里挂针。挂针时退烧,针一拔体温又上升。看了一个月还是低烧不退。因为挂针,运输的活慢慢地推了,住院以后,与运输活计彻底断了。在她的坚持下,侯民龙到市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建议他们赶快到西安大医院做进一步的详细检查。经过西安医大附属医院检查确诊,侯民龙得的是肠癌晚期,已经扩散到腿部。她拿着诊断结果,手不住地抖,全身麻木,没有知觉,就像被无形的厚布裹得紧紧的,把气堵在嗓子眼,憋不出来。不能回家,要抓紧治疗。只要有一点希望,都不能放弃。她执意让他在西安住院,丢下婆婆、正上高三的儿子和上三年级的女儿,坚持陪着丈夫看病。

丈夫被确诊为癌症后,她没有告诉婆婆实情。看着儿子到处检查,住院一年多了,还不见回家,老人心里头开始犯嘀咕。偶尔看见儿媳那强装出的苦笑,像钩子一样勾去老人的担心。眼看着儿媳一次次地回家拿钱、借钱,甚至把儿子喜爱的农用车都卖了,心里更不是滋味。作为老人,她不敢往坏处想,又不能不想。生活的变迁,命运的不易,她完全可以承受住任何打击。她不知道上高三的孙子已经没有心思上课,和妈妈轮换伺候爸爸。秋天一个晴日下午,她婆婆从亲家公那里打听到医院地址,独自坐长途汽车到西安,找到了医院的病房,看见了病榻上的儿子。从深凹的眼眶和高高凸起的颧骨,完全可以看出,躺在病床上的人瘦骨嶙峋,像一具骷髅。老人的嗓子眼被堵了,心脏的跳动明显增快,血液一阵一阵往嗓子里涌,然后一阵一阵往下沉。涌上来的是热的,沉下去的是凉的。热凉交换,形成一个冲击波,眼看要冲破心脏的防线。正巧,她取化验单回来,看见婆婆大吃一惊,赶紧走到跟前说,“妈,你怎么来了”。婆婆仔细看看她:神情疲倦,身体消瘦。老人又回头看看睡着的儿子,伤心地流着眼泪,悄悄地走出病房。她跟着婆婆,没有说话,也没有解释,老人什么都清楚了,眼前的一切都瞒不住这个刚强的农村妇人了。老人失神地看着城市的楼群,好一会儿对她说:

“我娃得下了瞎瞎病,医生没说还有多长时间?”

“用药维持也可以挺半年,停药的话,也就是一个星期。”她没有思考很快回答。

婆婆靠着一棵梧桐树坐下,掏出口袋里的手帕,打开四角,手帕里露出几张红色人民币。老人毫不迟疑地把钱往她手里塞。“你受罪了,老侯家亏欠你的。”

槐香赶紧用双手推着:“这钱不能要,您辛辛苦苦摘龙柏芽赚的钱不能要。您放心,我会想办法的。就是战战不听话,死活不再去学校”。增柏小名叫战战。她心想,再难也不能瞒婆婆了,也不能要婆婆的汗水钱。

太阳快要被城市的高楼大厦甩去的时候,她让儿子把奶奶送上了最后一班客车。

麦子扬花的时候,侯民龙的病情加重,医院已下病危通知书。槐香专程回家告诉了婆婆。既是表达对做母亲权利的尊重,让老人从心理上有个准备;也是想和婆婆商量丈夫的一些后事。婆婆沉默良久,要求把儿子先接回家。侯民龙从医院回到村里的第七天,离开了人世。婆婆在人前始终没有落泪,而是双唇紧闭,面无表情地接受着来人的问候和安慰。待儿子后事办完的头七晚上,婆婆独自坐在炕上大哭一场。她哭诉着自己的栖惶。四十出头守寡,七十出头丧子。她哭槐香这么好的媳妇,怎么就和她一样命苦。她还在哭可怜的孙子孙女,早早没有了大。她把孩子领出了窑,让婆婆哭吧,放开声音哭,把憋在心里的苦都倒出来。

她听着婆婆的哭诉,心里阵阵伤痛。在医院,那一个个漆黑的夜晚,她流了无数的泪水,几乎苦干了双眼。现在,又听着婆婆提到自己的命苦,泪水终是止不住的。但她不能陪着婆婆哭,得挺住。擦干泪,推开窑门,进屋倒了杯茶递给婆婆说:“妈,你甭难过。民龙狠心撇下我们一家老小,你也就不念他的好嘞。不要再哭了,不敢把身子哭坏了,还得让人伺候”。一听让人伺候的话,婆婆马上停住了哭诉,接住了茶水。自从娶回槐香后,就像多了个闺女。做饭、穿衣、两个女子出嫁……ò样样事都不用婆婆操心。槐香不会说乖巧话,更不和村里有些是非媳妇搅合,做事做人都很踏实。多次被评为村里、镇上的好媳妇。婆婆常想,虽然自己命苦,却活得幸福。儿子丢下这么好的媳妇,现在,自己更不能给娃找麻烦。

渭北山区的深秋,傍晚时分,顺山风便开始呼啸,紧一阵慢一阵像一支无休止的歌。

三面半敞的院子里,挨着三窑东头坐落一个小型砖窑。此时,槐香坐在火塘前,思想着无休止的心事。夜幕即将遮住圆圆的窑顶,烟囱里往外冒着烟火,火塘口里一片火光越发明亮温暖。她静静坐在方凳上,双眼紧盯着一窜一窜的火苗。“这是烧最后一窑砖了”,她想着路书记和温支书中午一起来过,婉转地把区上召开环保工作会议的事告诉她。区上即日开始实施保卫蓝天计划,要求所有燃煤砖窑在近期内必须停烧。区环保局把摸底调查情况反馈给镇上,其中她的砖窑也正停烧名单上。她是一个明事理,知恩图报的人。

不能为了自己的收入,影响帮助和支持自己的各级组织和干部……

那是2015年夏天、秋天和冬天,她经历了人生最漫长、最复杂的过程。夏天的太阳是温暖的,她的心却是冰凉的。窑里窑外,到处都是侯民龙的影子。院子里停放农用车的地方空荡起来。车没有了,主人不在了。以后祖孙三代四口人靠啥过日子呢。她的天空结成了厚厚的冰,没有阳光,没有热度,温暖内心世界的人永远回不来了。看着她不思茶饭,整日恍惚,身体越发消瘦。婆婆又心疼又难过,伤心地说:好哇哩,这都是命。正像人们说的,打打闹闹一辈子,恩恩爱爱一阵子。民龙大走的时候,侯龙刚二十岁。现在增柏刚十八岁,就没有大了。可怜我这一对孙儿啊。娃啊,你要撑着,你倒了,这个家就散了,娃些们咋办呢。她给婆婆擦擦眼泪,硬忍着没让涌到眼眶边的泪水流出来。侯民龙只上高一,父亲就有病回家,没有读完高中,不参加高考也不遗憾。而儿子十八岁读到高三最后一学期,已经开始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儿子很孝顺,也很懂事。为了父母,为了不惹母亲伤心,也不给家里增加负担,忍着性子,不说半点埋怨的话。他越是这样,她心里就越难过。她的心是揪着的,儿子放弃高考,就意味着放弃了学业,放弃了文凭、学历,前途与未来让人担忧。她不敢再往下想,再苦再难,也要让孩子读书。于是开始劝儿子回学校复读。平时乖顺的儿子,对母亲劝学的事答应的很痛快,可就是不看书,不做题,很少与同学来往。而且知道同村同班的妮妮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也没有告诉家人。妮妮秋天开学时,他还是不给任何人说。他帮着母亲做家务、干农活,还不断给二舅联系着外出打工的事。有时跟村支书一起外出办事,就是不提回校补习的事。

一天,母子俩一块摘花椒,她问增柏:补习班还没有开学?“没有呢”,儿子回答的非常快:“报名还得几天。”八月十五将到,槐香打算包些羊肉疙瘩(饺子)。几个月锅里不沾腥气,婆婆、儿子都不做声,女儿问婆,中秋节吃不吃羊肉饺子。民龙在时,每年八月十五,都要买回些羊肉。梅香和婆婆一个掺窝窝(把一小疙瘩面捏成饺子皮),一个包疙瘩。出锅的饺子,有棱有角,香气四溢,光滑筋道。再蘸些蒜泥油辣子汁,一口一个,满口香味。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其乐融融。

吃完羊肉饺子,她再问儿子什么时候上学,儿子非常镇静地告诉她,没有高考成绩报不上名,自己不想补习了。槐香急了,紧问:还可以到哪个学校补?儿子不紧不慢地回答:没有学校要。刚好自己也实在不想补习。

她心痛,也是无奈。增柏对家里拿不拿出来补习费、住校费、生活费、资料费等心里非常有底。如果有办法还能把农用车卖掉?妈妈的头发能愁白?身体消瘦那么多?她心里矛盾极了。儿子不去补习,怎么考大学,她怎么能对得起娃他大呢。收了包谷,开始摘花椒。二亩夏地,打了一千斤麦子。山高温差大,麦子磨出的面蒸出的馍都发黄,而且一年吃不到头,有时只够吃半年的。家中若遇红白事,必须买面补贴,否则断顿。现在农村也没有愁无米下锅的事,粮食市场放开,想吃什么样的面都有。三亩秋地,是主产。产量与质量并重,也是家庭收入的重要一项。自从侯民龙搞运输挣钱以后,秋庄稼的收入,基本上都是她的零花钱了。今年不一样了,她还要靠它维持日常生活呢。坡上村的花椒,远近闻名。尤其是近年花椒市场走势旺,价格不停地上升。加之,新品种的引进,合作社的成立,群众栽管花椒的积极性与水平都很高,一批椒农富裕起来了。

她家的二亩坡地也栽上了花椒。由于品种和管理跟不上等原因,花椒没有给她家带来多少收入。侯民龙走后,她细心管护花椒。眼看着一串一串的花椒被摘下来,将又是一笔收入时,她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了。靠玉米、花椒还不了帐的,只能顾住嘴,应付门户,连女儿的零食都不敢买。看着活泼可爱的增雅,脸型窄瘦下来,眼里充满着忧伤和恐惧,她难过极了,常常用搂抱并送她上学来安慰和陪伴女儿。

侯龙走后的第一个冬天到来。她不再过问儿子补习的事,而是把侯丈夫的棉衣找出来给儿子穿。一天,她和婆婆正坐在炕上做针线,儿子从外面回来,偎坐在母亲和婆中间,高兴地对她们讲中央将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区镇分别召开了动员会。不久,扶贫工作组将入户调查。她问谁告诉他的,儿子回答说刚从温书记家回来。

一场大雪覆盖了沟壑山原。农村人闲坐在热炕上,享受着雪天的安逸,话说着来年的丰收。几声对话,打破了安静的院落。槐香从窗户一看,村支书领着几个人边走边说着话儿,已经走进院子。槐香赶快下炕开门,把来人迎进窑里。她家来的都是村上的干部,他们拿着材料、表格,一进门就各找落座,开始翻阅和在表格上准备登记。村主任把一份宣传材料递到她手里,嘴里说着:不倒水咧,你先把单子拿上看看,会计问啥你说啥。咱们现在开始入户调查,准备确定贫困户,然后建档立卡。你说的情况都要属实,将来公示后确认。她停下手里的活,赶快接过一张红色的宣传单认真地看起来。坐在炕上的婆婆急了,对她说:先给娃们倒些水喝嚒。温支书走到炕前问候了槐香婆婆,并安慰说:婶婶,不用倒水了。我们今天事多,要把村上初步确定的贫困户登记完,区上急着要情况呢。雪后一个下午,温支书领着一个年轻干部到她家,介绍说是区政府派驻村上的扶贫攻坚工作组成员。年轻干部姓付,当天带着被褥,和增柏住到一个炕。原来,温支书在扶贫攻坚工作摸底后,把槐香家的状况汇报给工作组。通过对标和所填写的些许资料表格,她家被确定为重点扶贫对象,镇上已经正式建档立卡。

槐香家院子里的雪早被增柏扫的干干净净,而且从院门口到公路上这一段也被扫了。越过公路,再走几十米就是村委会。太阳出来了,山风呼啸着,雪后的冷是刺骨的。在冬阳下,一纸张贴在村两委会院中间墙上的红纸格外醒目。增柏听说公示贫困户的事,上午饭草草一吃,独自去村委会。发现有母亲的名字后,赶快跑回家。正在收拾锅灶的槐香,听了儿子的说的话以后,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如果不是家里发生变故,谁愿意当贫困户,上红榜,又不是什么长脸的事。可眼下,怎么给儿子说自己的心里话呢。他还不能把家里的担子挑起来。

“妈,听说确定为贫困户后,可以享受好多优惠政策。”她听着儿子兴奋地说话,心里又想,再优惠,国家也不能把钱白给你。还是思虑着要做什么事。

雪后天晴,自贫困户名单正式公布后,槐香心里既畅快又难受。临近过年,各级党委政府都在忙着扶贫攻坚工作。腊月二十六,中午的阳光把整个窑洞照个通亮。她正准备缝补洗净的被罩,温支书陪着一个高个年轻的人来了。后面有两个人抬着白面袋子,一人手里还提着菜油和点心。走进院子,温支书大声说:嫂子,镇上路书记来看望慰问你们了。

她看着年轻而温和的路书记要和她握手,赶快回应,把手伸出去。她第一次和领导握手,激动得不知把双手往哪里放。赶忙找水壶,准备泡茶倒水。

路书记坐在饭桌边的小凳子上,温支书几个人一同坐下。窑里的摆设,一目了然。她肯定路书记进来时,已经环视过了。基本情况了解以后,路书记给槐香讲起了古镇立地坡村贺亚婷不惧生活磨难、勤劳致富的故事。贺亚婷二十多岁时,就遇到种种不幸。她痛苦过,失望过,甚至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可是,她挺住了,用瘦弱的身体,担起了一家六口人的生活重担。现在,她创立的“立地坡三眼古井牌饸饹”非常畅销。给儿子盖了房,娶了媳妇,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听着贺亚婷的故事,槐香心里一阵酸楚,一阵紧张,最后是兴奋。她知道贺亚婷这个人,也清楚她的遭遇,可怎么也没有把自己和她联系起来过。都是不幸的女人,贺亚婷却很坚强。但又有一阵酸楚涌上心头。贺亚婷虽然吃苦受累,但人家不短精神。丈夫虽然残疾,但还在人世,父母老人还有儿子,儿女还有父亲。可自己现在缺少的是依靠,是主心骨啊。贺亚婷自强自立的精神,还是值得学习。丈夫不在了,还有婆婆,还有儿子、女儿。路再难也要走下去,日子再苦,也要过下去。

路书记最后鼓励槐香:区上扶贫局首先有产业扶助金,还有财政贴息贷款。你考虑一下,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好好商量一下,告诉温书记,镇上全力支持。路书记一行离开时,一个干部把一个信封递到路书记手里。路书记看看炕上的槐香婆婆,又看看四壁空空的窑洞,对槐香说:过年了,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你们表示慰问。把这钱拿着,买些肉菜,好好过个年。她两眼含泪,没有伸手去接路书记手里的信封。温支书连忙说,组织的心意,你们要接受。有困难以后我们慢慢解决。先过年,再好好想想干什么营生。槐香听后,两只手颤巍着伸了出来。当晚,她跟婆婆、儿子一起商量做什么事,女儿哼唧着要新衣服穿。她一下没有了心思,哄着女儿睡下。

增柏还是没有去补习。与他同村同班的妮妮考上了西安交大。增柏大去世时,妮妮回趟家,和增柏悄悄见了一面,说了许多宽慰的话,也鼓励增柏来年再考。妮妮刚进大学时,还和增柏保持联系。慢慢的,微信聊天减少,增柏理解,没往心里去。眼看马上就要过年了,增柏想见妮妮的心情十分迫切。他有太多的话要给妮妮说,首先把自己重新规划人生道路、立志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来的事告诉她。不过,眼前还是帮家里还帐。

腊月二十七,槐香让增柏陪着到古镇赶集。他们走着去,一路车多人多。他们置办了简单的年货后,坐上村村通往回返。面包车停到了村口,他们走到车后,看见一辆黑色小轿车停在了面包车停过的地方,即将打开的车门上挡住了他们母子。从小轿车上下来一个年轻女子。雪白的长款棉衣,耀眼夺目。增柏眼睛一亮,脱口叫到“妮妮”。年轻女子定眼一瞧是增柏,微笑着先给槐香打了招呼,再低着头看看增柏,然后迅速回头往从驾驶位上下来的年轻男子瞟一眼,低声对增柏说:这是我的同学,非要送我回来。年轻男子走近,与增柏握手算是打招呼。

回到家以后,她边和面,便给生火的增柏聊天。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生活,说增柏的外爷、外婆和两个舅舅,聊和侯民龙的认识,他们的婚姻以及他们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再聊到当下。增柏静静地听着,在他心目中,母亲是个不太讲话的家庭妇女,怎么现在讲起话来那么好听。没说大道理,不说对不对,但事情的对与错已经讲的很清楚。她看出儿子喜欢听她讲话,把和好的面用湿布盖住后又说,妮妮是个懂事的孩子,性子软,不像她妈,太强势,把全家老少压得住住的。增柏想起妮妮有一次放寒假哭着找到他,说是她妈不懂尊重人,骂她很难听,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骂人的话百句不重复,简直就是正宗的农村麻糜子婆娘。自己没有考大学,和妮妮已经拉开了距离,最终没有任何结果,说不定还会从妮妮妈那里自取其辱。

丙申春节,槐香守着婆婆、孩子,没有出家门。按当地习俗,守孝三年间,不可串亲戚拜年。增柏没有打听妮妮的任何情况,妮妮也没有来找他。或许,村口相见,一切都有了答案。他不能想入非非,也没有条件和资格去展望他们的未来。增柏从温支书身上感受了许多。他要向温支书学习,象他那样,为人办事,受人尊敬。他要走自己的路,艰难曲折却很伟大。他要有责任感,学会担责,不仅让自家脱贫致富,还要让更多的人过上富裕的好日子,活得有尊严,有意义。想到这些,他兴奋地睡不着,打开自己的政治书看了起来。增柏窑洞灯很晚还亮着,她敲敲门问话,里面回应说:明天给你说件大事。她也大声说,明天我也告诉你一件大事。建窑烧炕砖是她半辈子做出的最大的决定。自从她嫁到坡上村,就看到遍地是坩土。坡上村以前有人烧过炕砖,收入也不错。她想起父亲曾说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坡上村以前有人烧过炕砖,收入也不错,慢慢的人们都嫌此活又苦又累,不愿挣这辛苦钱。不是跑运输,就是外出打工。近年来,有很多人家需要炕砖,市场上却很少有人卖。抓住这个机会,也许会打一个翻身仗。温支书听了槐香的想法,非常支持。立即和小付商量后,向路书记作了汇报。路书记赞同槐香通过家庭作坊这个脱贫致富的思路,随即让镇村干部做好协调支持工作。之后,温支书带着增柏到镇政府、区扶贫局办手续,很快拿到了三千元的扶贫产业发展资助款。

建一个小型砖窑,连工带料,最少也要八千元到一万之间。槐香建窑的想法,告诉了年前来看她的大嫂,不曾想,娘家门上的亲戚都知道了。千里之外的二哥,过年虽然没有回来,通过与家人电话聊天,也知道了妹妹的事。电话打给她,问是不是真的。她不想再麻烦娘家,就说建窑和周转的钱都筹够了。二哥把电话打给了外甥增战。

槐香没有跟儿子提过钱的事,所以增柏告诉二舅,根据预算,他妈的钱根本不够。在二舅的要求下,增柏把家里的卡号发给了对方。她先筹建窑的资金。她把过年各级领导看望的慰问金、产业补助金和手里的现金加起来,还有两千元的缺口。正在着急发愁时,增柏告诉她,二舅发来短信:请注意查收卡上的五千元。槐香又激动又愧疚。丈夫看病,二哥给了一万,还叮咛不让还。现在又给这么多,以后有钱必须还上。她把砖窑建在自家院旁的场边,不但运坩土方便,出砖也顺当,还可以省去占地费。说干就干,正月十五一过,她就请温支书帮忙联系大工,她和儿子当小工,小付说:怎么能拉下我。

她建窑的事,在村子里迅速传开。有人讲:正月不动土,再急也要把年过完。她让增柏和小付计算了全年建窑、烧窑所占用的时间。如果从正月开始建窑,到天热的时候开始烧窑,在霜冻前就可以多烧几窑砖。那样,还债的时间也可以提前。她把砖窑建成时,刚好到了清明前一天。清明一早,她领着增柏和增雅给侯民龙上坟。她没有哭出声,只默默流泪。她让增柏把香点燃,把祭品等集中摆放,然后点烧冥币和烧纸。山风忽大忽小,吹得燃烧着冥币和烧纸的火焰向四处飘窜。槐香往火堆里添着烧纸,心里默念着:民龙,你要保佑全家老小平平安安,保佑砖窑顺利出砖,保佑炕砖能卖出好价钱。她开始托砖坯了。原料坩土和末子煤,还有粉碎机都是经温支书和小付协调赊账后拉回的。她在师傅的指点下,先把坩土、末子煤用粉碎机粉碎,然后搅在一起用水浸泡。最后用模子托成砖坯、凉干、装窑。听着简单的事情,做起来都不简单。槐香和增柏提前把场收拾平整,铲除杂物和小草,腾出一块地方侵泡原料。再把托出来的砖坯一块一行地摆放整齐。炕砖有大有小,用模子倒砖坯,就是体力活,也是最累人的过程。她学着托砖坯,几块托成,已经是腰酸背痛。多亏小付和增柏年轻力强,才加快了速度。等托完大小六百块炕砖坯,已经过去了十天。再等砖坯晾干后装完窑,半个月没有了。时间就是金钱,她以前对此理解很肤浅,眼前情景,真的很实际。五一劳动节前,第一窑砖点火了。婆婆在增雅的搀扶下,专门围观。窑火三天三夜不能停,她与小付、增柏,轮换看窑。看着小付晒黑的脸庞,非常愧疚。五一劳动节小付没有休假,和槐香、增柏一块,做好迎接第一批炕砖出窑的准备工作。终于要有结果了,她心里又高兴又紧张。

出窑那天,在家的村干部都来帮忙了。温支书叮咛着注意安全,就把大家排成长队,拉开距离。采取传递的办法,把炕砖从窑里往外传。她搬着微微发热的炕砖,一阵阵激动。她和小付最后完成把砖往一块堆放的程序。她发现有不少的砖有裂缝,心情沉重起来。但还是按照完整和有裂缝的分开堆放。最后清点,竟有四分之一是次品。她心里有些疑惑,把本来充满希望的笑容收起来了。温支书安慰道:第一次干这种活,已经很不错了。不用急,我再找一个师傅过来仔细指导。

六月,艳阳照耀。

槐香在新师傅的指导下,把粉碎后的坩土、末子煤按份量、按装窑层次,分成三堆侵泡。一堆是放一层的,坩土里参入八铁锨末子煤。一堆是放二层的,坩土中加入十铁锨末子煤。一堆是放三层的,坩土里放入十二铁锨末子煤。侵泡透彻后,再把同层的砖坯放到一起,晾干装窑。托砖坯既是最累人的活,也受天气的影响。槐香和增柏趁着天晴无雨,抓紧时间不停地干。砖坯一块又一块,一行又一行,摆放的整整齐齐。两个人连续倒,最快也需要八到十天。遇到阴雨天,就要等半个月。晾砖坯,在夏天是最快的,但人更受罪。春秋两季可有四个月用,因为初春和秋末都不适宜烧砖。山区温差影响砖的质量,所以一年烧窑最佳时间是七个月。装窑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总结第一窑的教训,一再提醒儿子,装窑后,砖与砖之间不能留缝隙,保证砖不被烧裂缝。点火之后,窑火三天三夜是不能灭的。她白天看窑火,儿子晚上守着窑火。小付和增柏一起,不知熬了多少眼。多少次,母子俩遇到镇村干部到砖窑前察看、问候。尤其是温支书,很快把他们第一窑的产品联系卖了出去。她想都不敢想,第一窑炕砖竟有了收入,她先付了一部分原料款,为的是讲信誉,守信用,把小作坊更好地做下去。到后半年,气温下降到零下的时候,她已经烧出了四窑炕砖,还了一万多的账。深秋的阳光,人们格外喜欢。秋阳里,她瘦了、黑了,腰弯了,脸上有褶子了,手上的茧子更厚了。虽然体重减轻二十多斤,可身子骨变得更硬朗。她给婆婆梳头的时候,老人说:我娃受恓惶咧。增柏的个子又长高了几公分,变得更壮实了。黝黑的皮肤,看上去瓷实成熟,又是一个活脱脱的侯民龙再世。尤其是受小付的影响,坚持看书、听新闻,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和集体的事情。还跟着小付到镇上、区上办事,温支书也多少给安排一些村上的工作,一下变得老练多了。她为儿子的阳光善良与成熟稳重感到放心和高兴,搁在心里的那种亏欠逐渐变淡。农村真是广阔天地,儿子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漫漫冬夜,山里的寂静和人的寂寞孤独是最富有的。槐香身边少了知热知冷又知温存的丈夫。虽然岁月可以驱走悲伤和痛苦,但接踵而来的寂寞孤独却百般折磨着懂得爱恋的女人。人常言:寡妇门前是非多。她千注意万小心,还是有长舌妇说长论短,妮妮她妈就在其中。

身正不怕影子斜。她顾不上跟谁论是非,把精力用在管好婆婆和儿女身上,放在挣钱还债的正事上。但夜深人静时,偶尔也有胡思乱想的时候。她是四十多岁的女人啊,也是正需要爱,需要人心疼的年龄。每每想到这些,她赶快打消念头,转移注意力,翻来账本仔细琢磨着。她完全把心思要用在脱贫过日子上。细心周到的个性,让她又发现一个增加收入的事情。她观察到,经常有游古镇的人,向她打听哪里有卖醋的情况。静心思虑,为啥不利用冬天和初春的五个月时间,做些醋卖呢。正好娘家大是做醋的行家,有他当顾问肯定没错,何况家里还有窖水。她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儿子和小付,立刻得到他们的赞同。她买来上好的江米,把娘家大请到家里。按大说给的方法步骤,第一次就酿了五大缸米醋。结果在短时间内就处理完了,还有人要,只好答应再做成了可以来。

三年当中,她的米醋小有名气。味道纯,价格适中。加上传说得到父亲真传,更多买主登门来买。她又新添了大缸,把做醋当作烧窑外的又一个营生,坚持了下来。而且还有了量,就给便利店里搞起批发。卖醋的收入,使全家人的日常开支有了保障。她对脱贫有了底气。转眼又过一年,她和儿子齐心协力,又连续烧出了五窑炕砖。建立了印台、王益、耀州等四个供货点。到年底,槐香已经还清了全部欠账。在得到五万贴息贷款时,她准备还要大干一场。当小付第一个把区政府决定关停污染的小作坊的消息通知给她时,内心一时还转不过弯,想到镇上找找路书记求求情,能不能缓缓。可又一想,路书记操心着全镇贫困户的脱贫工作,不能再打扰他了。她看新闻、读报纸,政策是统一的,为什么自己要搞特殊。人啊,得知恩图报,她自语。两年来,若不是得到各级区、镇、村各级组织的关心帮助,特别是镇党委路书记、村上温书记和包村干部小付的贴心帮忙,自己早已被生活的重担压趴下了,哪还有今天的日子。现在,不能因为个人的利益而不顾大局,影响给自己帮过忙的年轻干部。在砖窑停烧一年间,她没有歇息。她边出售米醋,边到村上的集体企业做工。她把自家五亩耕地参加了流转,有了租金收入,还有分红收入,又有工资收入。各种收入累计,人均收入已经达到脱贫标准,她长长出了一口气,有了种久别的舒坦。

次年6月,区委区政府召开扶贫攻坚阶段工作总结大会。槐香坐在主席台下前第一排,胸前大红花耀眼夺目。由于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她带领全家终于在上半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被评为区级“一强四好”示范户,将接受区委区政府的表彰。面对镜头,她半晌说不出话。几年来的苦楚不能在此时倒出。她用沉静的声调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区、镇、村三级干部的实心帮助。我们家遇到了好人,才让我们翻了身,脱了贫。要不是家里发生了变故,谁都不愿意当贫困户,那不是光荣的事。只要人不懒,欠账可以还,日子可以过好。

又是冬去夏来的一年,槐香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起色。婆婆到了耄耋之年,精神矍铄,一天把屋里屋外扫几遍。增柏在两委会换届时,被选为村委会委员、村民小组长,也被村党支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增雅小学毕业,将到古镇中学住校读初中。

温暖的夏风吹开了石榴花,吹黄了小麦,吹熟了瓜果,吹绿了北方的角角落落。转眼又到端午节,槐香给增雅脖子上挂了几个香包。那香味既像寒冬腊月梅花的香,更像东河川里飘来的阵阵槐花的香。经历过苦难的女人,经受住各种折磨的女人,在阳光明媚的夏日里,浑身散发着倔强、希望和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5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43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3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36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76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槐花娘家,就叫槐花十里塬,槐花时节,枝压白雪,地铺白烟。浓得化不开的槐香,让槐花家的蜜蜂都醉得飞不动了。 可槐花娃...
    明月清风笑阅读 166评论 0 0
  • 本文参与伯乐主题写作之【我爱你】[https://www.jianshu.com/p/bb0a67832933] ...
    喜之悦之阅读 6,849评论 81 536
  • 作者:卜晓燕 记忆是一阵阵花香。又是一年,五月槐香,槐香醉人。 一缕缕沁脾的香甜,一串串白里透着粉的花缀,每年这个...
    平凡之梅阅读 214评论 0 3
  • 现实的故乡安放我们的肉体,精神的故乡安放我们的灵魂。 一场春雨一场暖。院子对面那一排排年轻的槐树,槐花正盛开,风儿...
    芳华溪阅读 659评论 5 26
  • 夏来得悄无声息,前天的风还凉嗖嗖,今天最高温就飙到了31度。 广场晚上纳凉的人数是和气温成正比的。虽说今天忙得够呛...
    千年晴筝阅读 3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