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念(欢迎吐槽)
要读书就要先选一本书来读,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直接去各大销量排行榜,豆瓣上寻找评分高的书籍,可是这样的书真的适合你读吗?答案因人而异,这些书既然在排行榜上,那就是大众喜欢的,符合口味的,很有可能是为了迎合大众的阅读需求。不过读了总比不读好,有些人在自己的书架上选了大量的书籍,可是又看完了几本。选了那么多书在书架上,你只是每天想象着自己看了这些书的样子,然而现实却是相反的,你因为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而不能打开其中任何一本书。最重要的是开始,开始之后便是坚持,至于你看的是哪一本书,从书中收获了什么,这就是仁者见仁得仁智者见智得智了。任何一本能够成书出版都具有它一定的价值,出版社又不是傻子,就看你能不能看到了。现在很多人看了一些书吧,不是说这不好吧,就是那不好的。对,有可能某一本书的内容是没那么符合你的口味,不过对于书来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何苦一定要损上那么几句。可以从一个辩证的角度来告诉其他读者,此书是否适合阅读。也许某时某刻某人正想开始阅读,选了这本书,结果看到你的一番“损”的评论之后,就激情退却了。
还是杂念
以上想说明的是,最重要的是要开始,做出读书这个行动,一切的其他暂时甭提。至于什么选书、购书那都是后话了,因为你既然一本书都没有读过或者就读了那么几本书,你是如何知道对你这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来说,哪些属于好书,哪些值得一读,哪些又是“差”书,读这种书没有让你的时间最大效用化。所以选书,选好书都是在你有一定的阅读量上,有了自己的特殊的阅读兴趣和方向。自然而然就知道了。如果你在没有任何阅读量的基础上就去跟随别人的评论,评论分高、销量好就看,那你只不过是随大流,很难在社会的潮流中激起涟漪。
读书干货吧
最后说一说分享式的阅读,简言之,就是把你读到的书中的内容无时不刻地分享给身边的人,《如何高效学习》一书中的方法,如何增加对知识的记忆,在学习的时候,将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就是小声的说,类似背英语一样吧,不然别人会以为你自言自语什么呢),其实就是理解知识,让知识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就像你吃的东西一样,知识也是需要消化的,看了和吃下去一样,不一定会被消化,很可能大部分都被排泄出去了。分享式阅读有什么好处呢?
● 你在和身边的人述说你读书的内容的时候,就是消化的时候,你是用自己的语言,将书中的内容说了,这个过程你必须对书籍内容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达到。
● 你和朋友同学分享的时候,也算是让他也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了。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听你长篇大论的夸夸其谈的。找到愿意听你分享、听你扯淡的人也是个问题。这时候就要看你自己了,有时候选不到人,可以选时间,比如说午餐时刻,下午茶时刻,聊天时刻,这些时候你就要说自己看了什么什么,觉得怎么怎么?不仅可以让书中的内容内化,又可以谈资装逼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如果你觉得不好说,不习惯说,那就自己默默地“自言自语”吧。
● 增加自己的阅读兴趣,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分享地多了,感觉就会越来越好,你就会喜欢上这种感觉了,到时候不想读书都难。
● 与人交流本就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别人听了你的见解,可能会指出其中的不足,也可能觉得你说的太有道理了,对你“顶礼膜拜”、“心生爱慕”,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 交流乃至思想的碰撞才能迸发新的奇思妙想,我在骆驼读书,等你来约。
此种方法鄙人正在实践,不敢说效果显著,立竿见影,但效果绝对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