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诗豪”刘禹锡,也被当代网友称为“长安最强嘴炮”

他因写了一首名震京城的得瑟诗,而被贬13年,距离他上一次被贬才只有短短3个月。他就是唐朝诗坛赫赫有名的诗豪刘禹锡。


在他年轻时,可谓是少年得志,在孟郊46岁中进士并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时候,刘禹锡就在21岁时高中进士,在李白40出头被唐玄宗赏了个翰林院的虚职,并写下那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时候。33岁的刘禹锡就被刚上任的皇帝唐顺宗看中,做了中央的财政主管。



但好景不长。财政主管才当了100多天,皇帝唐顺宗因为中风而失去皇权被迫退位,他也被贬至朗州。也就是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地方湖南常德。在常德呆了十年刚回来,他的朋友白居易正因同情他的遭遇写下了一首感怀诗,“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而刘禹锡却不以为然,当即就回了一首应答诗,“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说啊“白兄啊。你不必感怀啊……因为沉船的旁边有千帆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有万木争春啊。人生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说罢,过了些时日。在长安凳子还没坐热的刘禹锡又因为一首诗而再次被贬。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日正是春天百花盛开的好时节,一别长安十年的刘禹锡心情大好。准备去长安城好好浪一下,于是就来到了游览胜地玄都观。这时的玄都观桃花盛开,此情此景,那必须要赋诗一首啊。“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到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一写不得了,把京城新贵旧势及皇帝都讽刺了个遍。这首诗总共才4句,句句都在讽刺。“紫陌红尘拂面来”讽刺京城是一个很大的名利场。“无人不道看花回”讽刺众人巴结权贵的那种媚态。“玄都观里桃千树”讽刺新贵的趾高气扬啊,“尽是刘郎去后栽”讽刺这些新贵没有内涵,像个暴发户。刘禹锡这一边写着诗一边想,你看老子又回来了,你们拽什么拽,当年老子做财政主管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呢?刘禹锡这诗一出。然后刘禹锡也就没有了然后……


一时兴起,打了个嘴炮,不仅让自己被贬到了播州。还连带着把兄弟柳宗元一块儿带到了坑里,柳宗元绝对是个亲兄弟,不仅不生气,还上书皇帝,奏请跟刘禹锡调换驻地,最后刘禹锡被改贬到了连州。而被贬到连州的刘禹锡更是斗志昂扬。公元818年,文科出身的刘禹锡写下了医书传信方,这部医书后来还被收录进了日本和朝鲜的中医保鉴之中。


转眼到了公元819年,这是刘禹锡人生中最为悲痛的一年。先是母亲离世,后又收到了挚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千里江蓠春 ,故人今不见。”他以一种悲切的心情写下了这首给柳宗元的悼亡诗。我想此刻的刘禹锡,应当很后悔自己当初因一时嘴炮写下那首诗,让自己被贬13年。为此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可他刘禹锡他就不是一般人。22年后,刘禹锡再次回到京城,又是一个阳春三月,他去了玄都观,再次大笔一挥。如平地惊雷般写下了那首《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意思是,当年的玄都观早就不是什么风景名胜了,变成菜园子了。当年那些栽培新贵的种桃道士,那些打击我的权臣,早就不知去向了。而我刘禹锡如今又回来了。有种再贬我一次啊?而这一次长安政坛鸦雀无声,只能说刘禹锡是真牛掰,拿他没办法的长安权贵只能又把刘禹锡打发出了长安,调到了地方担任刺史。


直到他64岁回到洛阳。退隐政坛,担任闲职。在他的晚年时光里,常跟白居易、裴度等人相谈赋诗、唱和吟对。白居易给刘禹锡写下了“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刘禹锡回道“莫道桑榆晚,为霞上满天”,“白兄你千万不要觉得我们老了,已经到晚景了,君不见那落日的彩霞还可以照着满天璀璨呢!”公元842年,71岁的刘禹锡在洛阳去世,这就是刘禹锡的一生,虽然他的一生不是在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但他的一生就像他写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样简朴且高洁。又像他写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样壮志与豪放。还有他不屈不挠的意志与毅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