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一位初一的家长站在办公室门外,焦急等待着她孩子的班主任的到来。
班主任终于在在这位家长的焦急等待下,走进了办公室。
随后班主任把那个学生小芳也叫进办公室。这位妈妈对班主任说:“我虽然不是她的亲妈妈,但是还是挺关心她的。她周末要到哪儿去,至少要交待一下嘛。”
旁人一听,才知道这是一个组合家庭。
这位继母继续抱怨:“自从小学五年纪开始,周末从来不回家,问她,她又不说,到哪里去了?但是每次回来时候,都穿着新衣服。每次说她不对,她承认错误很快的,但就是不改正。下周周末又不回家。她可能觉得我们对她不好。连她爸爸难得回家一次,她都很少喊。”
大家都在疑惑:小小年纪的小芳,哪来的钱,买那么多的新衣服?她为什么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不愿意喊?
小芳站在班主任的旁边,低着头,一言不发,班主任问她周末到哪里去了?她也依然不说。问她的衣服是谁买的?她也不说。
班主任非常生气,对小芳说:“我都是成年人了,如果遇到周末有事不回家,一定要给爸爸妈妈打招呼。如果哪天晚上回家晚了,爸爸妈妈已经睡觉了,一定要在饭桌上留下纸条,告诉他们我在头晚什么时候回家了,让他们第二天早上起来时候放心。你这么小的孩子,难道没有回家,不应该对家长说一声,你到什么地方去了,和哪些人在一起,做了什么事?”
班主任老师很激动,说了一大串,但小芳依然一言不发。
这时候老师叫家长和孩子出去商量一下,究竟应该怎么办?
那位继母带着小芳走出了办公室,不知在外面说了些什么,然后过了一会儿就进了办公室。小芳很诚恳地给老师承认错误,然后老师叫她先回教室上课。
班主任老师很生气,觉得这个女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也很好,在学校也很听话。如果犯了一点错误,老师帮助她之后,承认错误也是挺快的。在班上当体育委员,对工作也是挺负责任的,怎么在家里是如此的啦?让人想不通。
是啊,大家都觉得,那样小的女孩子,有什么能力去挣钱呢?只有短短的周末两天时间。又有谁会拿钱给你买衣服呢?如果不是至亲,谁愿意长时间的多多的给你钱呢?
大家都觉得,这个女孩子可能有点不靠谱,可能在外面做了些让人感觉到出格的事情。
班主任老师提醒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督,班主任表示也多多关心她。下来再问问她周末到哪里去了,和谁在一起?做了些什么事?
又到了一个周末,与小芳班主任同办公室的一位老师到一家理发店去洗头。一走进店里,老板娘就很热情的招呼,并且大声的喊到:“小芳,客人来啦,快洗头发。”
这位老师抬头一看,怎么和上个星期站办公室的那个小芳是同一个人呢?她不是初一的学生吗?怎么现在理发店里洗发了?
这位老师带着满肚子疑问,用眼神示意小芳,她们俩谁也没有说话,小芳认真在给这位老师洗头按摩,然后用毛巾把头发束好。
这位老师觉得小芳洗头的手法如此的熟练,按摩是如此到位,她绝对不是一个新手。那么小芳到这个理发店来洗头,有多长时间了?她为什么要来理发店洗头呢?
洗好头后,这位老师坐到椅子上等待着理发师跟她吹头。
这时老板娘很热情的走过来说:“我来跟你吹吧。”
老板娘一边跟老师吹头,老师就一边问:“刚才跟我洗头的那个小姑娘,来你店里多长时间啊?”
老板娘说:“她已经来了两年多了。其实她刚来时,我并不想收她,因为虽然看她个子那么高,但是一看就知道是个孩子,店里是不能招收童工的,我怎么能收孩子呢?”
“但是当时小芳跟我说,她妈妈去世了,爸爸给她找了个后妈,生了一个小弟弟,后妈和爸爸都喜欢弟弟,一点都不喜欢她,好像觉得她是家里的包袱似的,小芳心里感到很失落。”
“她希望能够在周末时候,在我店里帮人洗洗头,让我随便给她一点报酬。她希望能够自己挣到点零用钱,不用伸手向爸爸和继母要,免得看他们的白眼.”
“我听哪个孩子说的话,觉得这个孩子好可怜,于是就答应了她的要求。并给她许多优惠条件,比如说,她能说动一个女顾客烫发染发,就给她20元钱,她能够推销出一套产品,又给她一点钱,然后加上每个周末她那么勤快,顾客也很满意,所以,一般每一周我差不多能给她两百元钱,其实我想这也相当于做好事吧!”
“小芳这孩子从来不乱花钱,她领到钱后,她要做的事情,就是上街去买漂亮的衣服来穿。我后来问她为什么要买那么多漂亮衣服穿呢?”
“小芳说要让天堂的妈妈看见她穿的漂漂亮亮的,要让妈妈感觉她过得很幸福,让妈妈在天堂放心。其实小芳是一个挺懂事的孩子。”
多么可怜的小芳啊,多么有心的小芳啊!小小的年纪,由于自己的亲生母亲过世,爸爸与继母生了一个弟弟,在农村重男轻女地观念下,对她的关爱自然就少了。而小芳却是那样的要强,她小小年纪,就要靠自己的双手,挣一点自己所需要的零用钱。
这位老师回到学校,跟小芳的班主任老师讲了小芳周末不回家的真正原因。班主任老师没有想到,小小年纪的小芳居然如此要强,对小芳更加的关爱了。
可怜的小芳,希望你以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