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nd Mi
——致敬我的心理学导师韦志中先生
婚姻系 高美叶
2015年
这一年,我是一位陪读妈妈,你是一位“心伴旅”导师。
那时孩子正读高二。暑期将近,想带他去旅行。朋友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学生游学计划”吸引了我——“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草原,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更何况,还有心理咨询师陪伴孩子成长,多好啊!
于是,我点开了文章,并关注了你——韦志中。于是,我在你的公众号上,读了几篇心理学科普文章,清新自然,娓娓道来。感觉你的心理学跟我以往见到的不一样。
以往读到的文章,文辞高深,专业名词频出,像一位得道高僧坐在高高的莲花台上闭目讲经——让我心生敬畏,继而“敬而远之”。而你的文章多从身边小事谈起——像我邻家的小弟正在与我谈论家长里短、油盐酱醋——让人心生亲近之感。
我生平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原来,心理学也可以这么接地气!
虽然,暑假没能去参加你的游学团,但,我记住了你——一个接地气的心理学人。
2016年
这一年,我成了“韦志中心理学网校”的学员,而你就是我的校长。
2016年,出于陪孩子备战高考的考虑,我报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开启了我的心理学学习生涯。这一学不要紧,我感觉之前从未触碰到的一扇通往幸福的神奇之门已在我眼前打开。我在内心惊呼:原来,心理学是这样的贴近生活呀!原来,并不是只有“精神病人”和“精神科医生”才需要它呀!原来,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遵循着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呀!原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呀!原来,男人和女人、性与爱、婚姻与家庭,都是有经营策略和沟通技巧的呀!原来,那些委屈和愤怒,那些无奈与忧伤,都是因为自己缺乏心理学知识的照耀,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过日子造成的呀!
心理学真的太有用了!可我,怎样才能继续学习呢?我密切关注着这方面的信息,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
这一年的8月份,刚认识不久的网友“雨荷”向我推荐“韦志中心理学网校”的课程,999元,一学年,36门课。
“韦志中?这不就是我关注了一年的那位心理学家吗?”我便有些心动。再一算经济账:999元一年,学费不贵; 36门课程,课程蛮多,挺实惠。又一想:自己年龄大了,又刚接触心理学不久,那些动则一天上千元的工作坊咱参加能听懂吗?花千把块钱学一年,即使物不太美,也还是能和我喜欢的心理学呆在一起,不也是件好事吗?
于是,我便报了名,正式成为网校的一名学员。于是,我“见到”了你:一位与我小弟同龄、有着近二十年心理学背景的网校校长。
但“看景不如听景”,初次的接触,你的课程和你的脾性,把你曾经给我留下的美好印象拉低了不少。
首先来说课程:
我记得网校播的第一门课是《向<西游记>取育儿经》,这名字就让我很感兴趣,于是每晚八点我都准时守在电脑前听课。但,课程的录音效果很一般,我把电脑音量调到最大,有时也听不清在说些啥,很是扫兴。其它课程会不会也这样啊?果然,《社区心理学》、《绘画艺术治疗》都有这个问题。
最可气的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领与演示》课,竟然能把好端端45分钟的课堂,拆成不规则的三段,然后分别加以点评,严重破坏了课堂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是谁的馊主意?
还有,您的课随意性很大,几乎是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我都怀疑您提前备课了吗?课堂呈现中,语言不精练,知识点不很明确,听起来云山雾罩,知识点找起来犹如“沙里淘金”——这些,对于从教近三十年、每一节课都要进行精心设计的我来说,真的是很难接受。
再说说您的脾性:
那个不允许别人发表不同意见的强势做派,那个在直播时间动不动就鼓动大家为您打赏的“敛财”举动,那个总毫不留情地批评别人的课不符合您的期望的蛮不讲理、永远正确的“老师”派头,那个生气起来就爆粗口甚至扬言“一脚踢死你”的坏脾气的男人——哦,这就是我追随的心理学老师吗?说实话,我从没见过这样的老师,我身边的老师都是衣冠整洁、兢兢业业、谦虚谨慎、骂人从不带脏字的那种。
但,也正是您的这份真实和直率,让我认识到:完美的人真的不存在。一个从业近二十年的心理学工作者尚且如此,别人不是更惨吗?
于是,我开始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允许自己犯错误,把自己从“只能对不能错”的神坛上拉了下来,告诉自己“你只是个普通人”。当我接受了我的普通,接受了爱人和孩子的普通后,我的生活似乎轻松了不少,觉也睡得比以往更踏实些了。
2017年
这一年,我成了网校的“推销员”,而您就是我的“营销总监”。
我对网校的热情是被婚姻家庭系的《积极婚姻家庭治疗》这门课点燃的。
现在想想,为什么是这门课留住了我的心呢?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
一、课程播出后,您虚心接受了学员的反馈意见,从录制设备、课时划分、活动形式都做了改进,使课程效果明显改善,更接近于我的期望值;
二、带课的郭灵芝辅导员专业过硬,态度温和,柔柔的声音中透露着真诚与强大,让我喜欢;三、参与录课的,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课程所涉及的,都是每个家庭不可回避的甚至是深感困惑的问题,这击中了我的深层需要和重要关切;
四、困扰我的问题中,婚姻问题排第一——我不知道自由恋爱而结合的我俩,婚后为什么感觉越来越不幸福?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为什么这么不统一?为什么别人觉得我“应该够幸福的了”而我自己却觉得活得这么委屈和不甘呢?
这门课,带领大家在探讨婆婆、妈妈、孩子、老公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中,学习婚姻家庭的经营之道,了解固有模式的问题所在,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前景,我获益良多。
这门课,教给我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我的爱人,不挑毛病不抱怨,去倾听,去尊重,去沟通,去表达;这门课告诉我,我们的不同来自生理基因,也来自不同的文化基因;这门课告诉我,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成长历程对他的影响是多么巨大;这门课告诉我,要“终止不良文化遗传”,更要“建设积极进取的家庭未来”……
这门课,让我看到了您“用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的人生理想,也看到了这个理想实现的可能性。
于是,我很兴奋,觉得您的网课真的很实用,能够为人解惑,助人成长;于是,我踊跃报名,成了网校的一位“分享大使”——网课推销员。
而做了您的“大使”之后,我却又发现,您或许更适合做个精明的商人。
为了推销网课,您对学员“威逼利诱”,让他们为您代言;您不断尝试新的营销策略——一会儿讲微课,一会儿在荔枝平台搞直播,一会儿搞录音,一会儿录小视频——可谓绞尽脑汁、方法频出。您把这些类似推销的策略美其名曰“营销心理学”——难道您的所有行为都可以跟高大上的心理学挂钩吗?我不敢苟同。
您要求大家建300人以上的微信群,并要求“大使们”自掏转播费转播您的“星期三心理学网络微课”;您手把手教大家如何与网友互动,什么情况要在群里回应什么情况要单独回应;您要求学员群发招生信息,鼓励大家“走出舒适区、挑战发展区”;告诫大家不要怕麻烦,不要担心个别人的质疑,“不可能每个人都说你好”……
跟着您进行了这样一通“神操作”后,我很困惑,心理学,用这样的方式推销,真的合适吗?会不会适得其反?
古语有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酒香不怕巷子深”。——我觉得,心理学应该凭借这样厚重的姿态和淳朴的风度吸引人走近,而不是像您这样敲锣打鼓、聒聒噪噪、自吹自擂去做推销!
那一年,我成功分享了五个学位:都是女性,三人是我的亲戚,两个是我的朋友。她们确实也听您的微课,也确实在群里有过互动。但最终打动她们的,大约是我的诚信。
我在心中祈祷:希望我招来的学员,也能像我一样热爱学习,能耐着性子听课,能长时间浸泡在网校中,从而有所收益。我也希望,网校能有更好的学员服务机制,能帮助她们获得成长!
2018年
这一年,我的情绪陷入低迷期;而您依然走在人格和事业都“精进”的道路上。
经我介绍加入网校的学员中,有一位是我正在抗癌的表嫂。因为网校给了我前进的力量,我以为也同样能给到嫂子力量,于是,她还在北京化疗期间,我就向她推荐了网校,希望她能在病床上有个精神依靠。一向信任我且不缺钱的嫂子毫不犹豫就买了我的课——感恩我的嫂子!
可我想错了。嫂子不是我。比起听课学习,只有初中文化的嫂子更喜欢拖地做饭干家务。尽管我为嫂子买去了学习用品,尽管我在学习群里分享我的听课感悟,但嫂子认真听过的课很少,陪床的哥哥虽然也听,但听着听着就不耐烦了。只有一次,夫妻俩听《绘画艺术治疗》时,合作了一幅九宫格画,想来当时嫂子一定感觉到了兴趣和快乐,把画好的画传到了学习群里。我看了画,点了赞。——那些画呈现的大多是他们年轻时在村里的农耕生活。但我没有打电话听嫂子讲述这幅画里的故事,现在想来,是多么后悔啊!
后来,我总在想,我分享的课大约并没有给哥哥嫂子带去多少帮助。
2018年1月5日,在嫂子的女儿刚刚出嫁5天后,我亲爱的嫂子就彻底不能进食了!她住进了医院,靠营养液维持着生命!从那一刻起,内疚和自责就天天折磨着我。
“你为什么不早一些请嫂子吃饭,还她些人情?你自己可是在嫂子家‘白吃’过好多回啊!陪读的三年里,你每个月回单位值班的七八天,嫂子不都要打电话叫你去吃饭,你不是每一次都‘只带着张嘴’过去吗?你不是说,等孩子毕了业,回来好好请嫂子一家吃顿饭吗?可是高考一结束,嫂子就走上了抗癌之路。你为什么不利用嫂子化疗的间隙去完成你的心愿?你是想等她好了再请吗?可她这回恐怕永远不能好了!你可真傻啊!”
“你为什么要推销网课给嫂子?就因为她有钱吗?人家有钱也不欠你的,为什么要人家白花钱支持你?你可真自私!白吃了嫂子那么多饭,还在嫂子病重期间不失时机的又一次‘剥削’了嫂子,你可真‘能干’啊!”
……
雪上加霜的是,另一位买我课程的表妹也与2018年春离了婚!
我的内心充满了疑虑和愧疚,也充满了对自己的憎恶。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体重很快由120多斤下降到了110,脸色蜡黄,人也憔悴。
嫂子于2018年4月8日走完了她49年的人生,我的生活也一下子陷入了黑暗。
我什么也不想干,整天在游戏中安定内心;我放下了正在带着的语文课,为此还跟校长吵了一架;我不再听网校的课,不再跟任何人沟通,整天黑着脸不理人;在离嫂子的“百天”还差一周时,我出了车祸,嘴唇开裂,额头划破,颈五椎棘突骨折。
当我“面目全非”地躺在病床上时——内心却似乎轻松了些,心里好像有个声音在说:“嫂子,不是我不想以命赎罪,是老天不要我。可能是我罪不至死吧!”
之后,我在床上躺了近两个月。我不能再到电脑前打游戏了。为了打发这无聊的时光,我又一次打开久违的Cctalk,开始听网校的课了。也只有在听网课的时候,我的心里才会有一丝阳光,我的脸上才会有一些笑容。
而我从朋友圈中,也了解到,在您雄心勃勃准备登泰山开启新一年的招生工作之际,您也经历了一次沉重的“分离”和“丧失”——两位一直追随您的教务长竟然离开网校了!虽然我不知道具体原因,但我想,这样的一次分离一定很让人心痛。不然,您的得力助手怎么会在您登泰山的这一天发一幅自拍照,且附上一句“请永远记住这一天”的说明呢?
我想,面对这样的中途换将,您的内心一定会有焦虑和压力,但您一定把这份困难看成挑战,看成您提升自己的一次机会。一向长于自我成长、舍得对“自己下手”的您,怎么会轻易放过这次机会呢?
就这样,我在黑暗中观察着您,看您如何面对这次“打击”,看您的网校在铁粉离去后将怎样走下去。
2019年
这一年,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固有模式”,在“认识自我”的道路上向前迈了一大步;而您,也实现了人格提升的一次质的飞跃!
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我靠着游戏的慰藉、靠着对家人的爱、靠着网校的温暖、靠着心理学的光艰难度日。我一边“顽强”地活着,一边“厚着脸皮”在单位宿舍上班。我几乎与世隔绝了,几乎没有人知道我到底在想什么,比起向别人倾诉,我更愿意躲在角落里独自疗伤。
我想,我之所以变成“厚脸皮”的人,实在是受了我爱人的影响。他是个不拘小节、很大条的人。回婆家过年时,我两手空空,我说:“这不合适吧?”而他则说:“一家人,哪有那么多讲究!”“人家一定买下了,买多了也吃不了!”于是,我就什么也不买,虽然省下了钱,但内心一点也不坦然。
跟着他到嫂子家吃饭,我说:“咱买点东西吧?”又是他说:“不用了,嫂子说啥都有!”于是就不买!……
他是他家里的老大,环境造就了他独断专行的性格;而我则是闺女中的老小,从小只有跟从的份!所以,我们组成的家庭里,提建议的是我,拍板敲定的往往是他!
这么多年,我放弃了自己“礼尚往来”的信仰,跟着他厚着脸皮蹭吃蹭喝,而不自知!现在,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耻辱!
当我想到自己大大咧咧像个“视察官员”一样,走进嫂子的家,白吃白喝一通后拍拍屁股就走人的行为,就羞愧得无地自容!想来,一向觉得自己没文化的嫂子,一定从我的行为中感受到了傲慢和不尊重!
我猛然发觉,我的问题出在自己的执行力上!因为执行力不足,所以我的很多想法没有付诸行动,我的情绪就受到压抑,不满和抱怨就随之而来。如果,我的行动能跟我的想法保持一致,是不是就少了很多的委屈和愤怒?如果每次去嫂子家吃饭时或多或少给嫂子带点礼物,此时的我是不是就不会这样懊悔、自责、自罪?
我突然觉得,自己找到了阻碍我到达幸福彼岸的效果不良的“固有模式”——听话、讨好、跟从,因而造成了自我的迷失!怎么办?我要找回自己,不再让“她”躲在别人的背后受委屈!从哪开始?就从宣誓主权、坚守主权开始!
于是,当我的意见不被爱人采纳的时候,我不再赌气不说话,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跟他沟通,直至达成一致;当我们实在无法达成统一意见时,我会选择“求同存异”——我认为对的,自己又有能力完成的事,我就坚持去干,而不会因为他不同意就停止!
在与同事、领导相处时,我也不再“委曲求全”以维护自己的“好人”形象,我会在规则之内办事,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我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虽然我没能申请到加班费,但因为我申诉了自己的主张,所以并不感到委屈。正所谓:“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我体会到了这句话带给我的掌控感和价值感。
我也体会到了什么才叫真正的“知行合一”,体会到了您说的“知道做不到还不如不知道”的真切含义,体会到了“追求完美等于完蛋”实在是至理名言!我懂得了边界,懂得了爱情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穿过我我穿过你“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是几个怎样的境界!是啊,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心心相印”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而已,不可以当作理想去追求!
自从我有了这些领悟,我的生活便有了很大的变化。我感觉自己的心一下子就变大了,能接纳许多过去不能接纳的东西;我觉得自己变得有弹性了,不会再对某个问题抓住不放了;我觉得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了,不会再任由坏情绪支配我的生活了;我觉得自己变得勇敢了,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也敢于为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了……
而2019年的您——韦老师,也变了,变得更贴近我心目中的老师形象了。您比以前更有耐心了,您更能接受不同的声音了,您很少再爆粗口、很少再站出来“修理”人了!您在“成长”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您的文章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了,在保持了生活化、趣味性的同时,科学性、系统性也在不断增强,文字也更加贴切、简练了!
您的影响面也更宽了,您吸引了更多专业过硬的人才加入了网校运营团队;您的“心理茶馆”也在好几个地区落地生根;您离自己“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的理想的实现又近了一步!
我也理解了您创办网校、维持网校、推广网校、实现人生理想的不易,更看到了一个不服输、不放弃、复原力强、永远都在想办法“精进”的韦老师!
韦老师,现在,在我心里,您已经是我师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那一个了,我由衷的感谢您、敬佩您!
2020年,我将继续以您为榜样,坚持不懈地走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争取早日从“自助”走向“助人”,与网校的伙伴们一起,走上“用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的职业理想大道,为我国的“心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