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躺平一词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有名的企业家告诉我们:年轻人不应该躺平,企业家要激起年轻人的奋斗精神。俞敏洪说年轻人要奋斗,不能鼓励打游戏、借款消费,而是为中国创造价值。这些话,在我看来不过是资本家为了压榨年轻人劳动力找的一种借口。躺平不过是年轻人的一种自我调侃,嘴上说着躺平实际上还是在不断努力工作。
躺平是无奈、是被公司不断画饼后的绝望。同事的离职引发了我对这个公司一系列的思考。我们公司是一个刚起步的公司没有什么名头,在我以为小公司能有很好的学习和上升的空间时,现实恶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作为一家建筑公司,专业技术应该要过硬的。然而我们部门经理喜欢安排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给我们,杂七杂八,在我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做的事情。当初为了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所以来到这家公司,然而在公司的两个月经历了四个同事的离职和潜在两个离职同事。而自己在这家公司也没有什么长进,唯一进步的可能就是对CTRL键的熟练运用吧。
经理安排给我的事情,是一些和专业不相干的杂事,只需要ctrl一下就可以完成。她也很喜欢让人传达她的工作任务,导致我时常理解错误,询问她,她还是让我去问那个她指导过的人,我的积极性在这种重复无聊的工作中消耗没了。每天到点下班,从不加班,面对那些无聊的工作也不在纠结。这就是我理解的躺平,到点下班,顺水摸鱼。
在这么一个制度不成熟,公司领导不团结,缺乏领导力的公司,躺平成了一种必然状态,一种无奈的选择。有人或许会说,可以换个公司继续发展,但有时候人在没有确定好下一个目标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适应这种状态。就像同事说的,钱给到位了,闲着就闲着吧,事情杂一点就杂一点吧,谁让人家是领导。
初入职时,经理给我一系列的学习和工作任务,让我错以为这是一种可学习可汲取知识的工作。然而具体的落实便是ctrl工作的进行与推翻,工作仿佛随着她的心情而改变,今天这个标准,明天可能就是另一个模板了。工作的推翻与在进行,让我感到无比烦躁,同事的离职让我感到无比的焦虑。
如果公司重视对新员工的培养,对公司员工的栽培,让权责明确起来,我想我的躺平之旅或许就结束了,转而转到内卷战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