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铺的新市与大桥头的万石市(定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万石市在平原沃野

图文:南楚望族万石刘氏"开基祖刘文翁,元授奉直大夫(注:从五品文官,虚职),元至正(1341—1368)由江西永新迁攸邑万石市,平原沃野,遂家于斯"(族谱语)。那时,从大桥头到山脚下的四周,均属万石市范围,也是万石刘祖基地。

【作品链接】

石桥铺的新市与大桥头的万石市

——《探寻石桥铺》引发的联想

(刘富喜 2018.9.18)

    读罢颜家连先生为龙世贵先生新作《走过两个大地》写的序言,觉得情深意浓,条分理析,文笔清新。

    再拜读他特地转来其中一篇《探寻石桥铺》的撰文,在欣赏之余更赞叹龙世贵先生的考证难能可贵。

    俺不仅赞同龙先生的关于石桥铺就在新市街镇的论证,而且由此引发"石桥铺的新市与大桥头的万石市"的联想。这联想并非空穴来风。

    旧时递铺大道(朝廷传递文书的邮道)设有驿站,那时亦称为"铺"。清代攸县县域13铺编制45役。县城总铺之役应多,各分铺之役亦有两三人。所设之铺似有地标特征——设在集市应是首选。在新市集贸市场处设立递铺大道的驿站——石桥铺,是合情合理的。之所以叫石桥铺,说明此处有石桥。   

    新市街镇处历来有两条水系。

    大水系即街镇东面莅临攸水,古代新市的攸水河畔没有架设石桥。那时仅在每年旱季搭建寛约一米、两旁有扶手的木桥,雨季来临前撤除,代之以刘家埠三台洲渡口。

    小水系即街镇内有一条小河流穿过,当地人叫"内江"。在内江上架石桥,既需要也成事实。至今,新市老街的下街入口处和上街的入口处仍有两座石拱桥。那么,据此有地名"石桥铺",就并非主观臆想。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残存的新市老下街石拱桥(上),麻石铺就桥面(下)

    以上佐证,龙先生论证石桥铺的地址就在新市集镇处是确切的,似可换言之"石桥铺的新市"。那么,由此联想的"大桥头的万石市"之说成立吗?

    康熙版、乾隆版《攸县志》均在"市"的条目下记载全县九个市,同治版《攸县志》增添小集、渌田至十一市。县志记载 : "万石市,去县四十里。新市,石桥铺,去县五十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乾隆《攸县志》记载的"市"


    关于万石市,据我初步考证,地址在新市镇大桥头村民小组旁的原韶江一带。理由是:

    (1)我们小时侯候在韶江大桥头石拱桥处游泳,翻转头就看见桥拱的两边均有一块石板,刻着"万石市桥",说明万石市就在这桥的旁边。

    (2)县志记载:"万石市桥,元至正辛丑(1361年)皮弘道建"。说明元朝就有万石市。

    (3)从东边的福寿万过来,经过大桥头,往西边的新市走去,有一条长长的青石板铺设的路面,我小时见到其长约一公里,很可能这是古代往来万石市的集市通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青石板路面废止后残留的青石板

    (4)我老家长茹,古载地名是"墙围,土改时被南下干部据方言谐音将""墙围"(攸县土音"围园",近似音"如园"),改为"长茹"。这里是南楚望族万石刘的祖源地,古老的大屋场与大桥头相距约两百米,万石刘族谱记载:"至正年间从江西永新迁攸邑万石市,平原沃野,遂家于斯",这也说明万石市就在此。

    (5)我两位弟弟均证实:长茹垅里园田化之时,在临近韶江的高岸田坎处,挖出一溜青砖,说明此处是一堵墙址,很可能是万石市临韶江的街道遗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这是原万石市桥址和原韶江遗迹处

    考证此处是万石市,可是,相距仅两三公里处又有个新市,为何古代两个农贸集市相距如此之近?

    究其原因,攸水河道改变走向使然。

    据此处元朝所建万石市桥,说明万石市历史悠久,至少在元朝乃至以前的唐宋年间就存在。先看大桥头处的万石市桥横跨韶江,算一条小水系。再看大桥头组的西面,有一道宽阔的长长的低洼地带,园田化之前很明显,至今仍可见遗迹:从新市河坝下打鼓堆的刘家大屋低洼水田至大桥头村的牧鸭湖,往南的方向走,依次有:店鸭湖、烂鸭湖、袁家港、洪来洲、杨洲巷、段家洲、观背潭。至此处,低洼地重新归入攸水。这一低洼地带长达几公里。不难想象:这就是攸水的一段古河道呀!

    再观察推测:在此河道之东的大桥头处有个万石市!为何叫万石市呢?原来此处"平原沃野",从网岭宏市、涟滩起经新市、大同桥、沙陵陂、上云桥至城关的几十里河谷平原,往西南再连接菜花坪、渌田平原。鸭塘铺、桃水、石羊塘平原,等等。可谓大粮仓。在水陆通衢的大桥头处兴起一个万石稻米交易的集贸市场,有大水系——攸水和小水系——韶江交汇,航运交易便利,有贯通酒埠江、钟佳桥与檟山、丫江桥、大桥的东西向要道和贯通网岭、新市与大同桥、上云桥、城关的南北向要道在此交汇,陆路交往便捷。因此,万石市就自然而成了。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推测在明清之时,万石市处的攸水改道西移,原河道逐渐演变成一溜低洼水稻田。而稍西的一带水田经河水不断冲击,形成新的河道。这也与龙先生文中提及新市山门传说的攸水改道不谋而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自牧鸭湖往南走的一带低洼地水田,原来就是攸水古河道

    河水冲击河道西移,挨近后来的新市老街,并不是一开头就建成了新市。设想最初这里只倚重内江,因有石桥而在旁边开设店铺,就有了石桥铺。充其量是个小村镇而已。

    可是,东面的万石市因河道西移,船运交易就很不方便了,一旦失去船运交易优势,万石市就日渐萧条。

    古老的万石市消失了。在园田化年代,韶江被废填改建为新市河东渠道了,万石市桥也被拆除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河东渠道之上新建了牧鸭湖桥,其石料是万石市桥取来的

    万石市衰落之际,人们就依改道后大水系航运的优势,在石桥铺的小村镇处傍攸水大兴土木,经历若干年代建成了新市——万石稻米船运交易新的集散地。

    石桥铺的新市与更古老的大桥头的万石市就在攸水改道的自然历史条件下嬗变。万石市有小水系韶江(横跨的万石市石拱桥)和大水系攸水,新市也有小水系内江(横跨的石拱桥)和大水系攸水,两者如出一撤。但万石米市则一直传承下来。

    以上陈述,当然需要更多的史料来佐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524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813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1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85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17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33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9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7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8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2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8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89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6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03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0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