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企都在做些什么?
我是一名酿酒工人,今年53岁,与酒打交道35年整。
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这酒咋没有过去的味道了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访了贵州,四川,江苏,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多家名优白酒企业,得到了一个可怕的信息,名酒不是来自于质量本身,而是来自于资本运作,即无知的消费引导--广告!
用传统工艺酿造的酒和用现代工艺酿造的酒,在口感上有明显的不同。但是,传统工艺费时,费料,费工;现代工艺省时,省料,省工。如果折算到一瓶酒上(以500mL每瓶计)现代工艺比传统工艺酿造的成本至少可节约三至五元钱每瓶。而节约的部分是什么?是偷工减料,是缩短发酵周期,是改变原料属性,是添加剂……
用机械化代替纯人工这本身没有任何过错, 相反,是进步!但节约的如果是原料,是发酵周期,是工艺,那就是欺骗!
比如:过去浓香型酒的酿造配方中有大麦,小麦,豌豆,高粱等,高粱作为主料,大麦,小麦,豌豆作为制曲用的原料。由于豌豆的价格偏高,所以,很多厂家直接把豌豆这个原料在制曲环节中去掉了,豌豆在曲块上起到增香的作用,去了豌豆,这酒还能喝到那种醇香吗?
仅仅在制曲上少个豌豆,这还说得过去,更可怕的是,作为发酵的主原料-一曲块,竟然被糖化酶和干酵姆代替了。用代替物酿造的酒,发酵期短了,产量高了,但是,风味呢?营养呢?风味只能靠化学香精香料来勾兑(已酸乙酯,乙酸乙酯,丙三醇,二三丁二醇……),至于营养,管他呢?转基因的馒头一样吃得饱!
瘟疫是可以蔓延的!这些经验正在被广泛应用。有哪一个产家可以站出来说,我完全按照传统工艺,传统配方,没有使用添加剂,没有用食用酒精来勾兑。结论是:没有!
用豪华的包装,装着低廉的酒,打着天价广告,卖着高价格。这就是资本市场带给人民的一杯现代“美酒”。
真不想用无耻来形容某些酒企,那么,还有什么词来形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