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挺关注高晓松音乐作品南京演唱会,并不是想去看,只是一直都以为高晓松的很多作品总能够很准确地切合我的心境,甚至包括他今年作品音乐会的名字《此间的少年》和宣传语“16年前一起来看演唱会的人和人,如今还在一起吗?约上他、她或者他们,用两个小时回去看看自己……””每次看到或听到都会在心底掀起对那个年代清纯并惆怅的记忆。
十八年前的那个毕业季,刚刚离开了校园,还未从同学们天各一方的分别的忧伤中缓过劲来的时候,在电视上看到了那个再次让我泪眼摩挲的毕业晚会,那个多数时候都是一个舞台,一束追光,一个人,一把吉他,一曲清冽的哼唱,却让我一生不忘!从那时开始,高晓松的校园民谣就以各种方式存在了我的心里和所有的媒介中,至今都会时时响起,魅力依旧!
昨晚,虽然没去现场,但是心中的那份惦记还是让我忍不住在优酷上搜到了北京演唱会的视频,以这个年纪少有的专注和激情认真看完,就有了写点什么的冲动。只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个更贴切的题目,干脆就用这个演唱会的名字吧,感觉只有它才最切合这些文字。
北京演唱会上很多歌者都是很熟悉且很喜欢的。小柯的头发已花白,当钢琴声从他指间流出,歌声从他口中吟出,依然如从前般清新淡雅和纯正,在他的歌声中享受到的是一份沉静。刘欢老了,“好风长吟”的高潮部分已力不从心,但那毫不修饰的对音乐的陶醉和随着激扬乐声甩动长发的癫狂,谁还会在意他的那点瑕疵。郑钧不但可以将唱激情四射的摇滚,还能将“模范情书”演绎的那么深情,这也绝对是他发自心底的声音,很喜欢他说的那句“青春和生命一样都将逝去,如果不趁着年轻造一把,生命就显得太过平淡了”。当郁可唯用她年轻且优美的音色将“冬至”唱出另一番味道时,但总觉得没有那个在生命最灿烂的时候突然选择了离去的筠子演绎得那么富有激情和深刻。叶蓓的长发已经盘起,但歌声依旧空灵和飘逸,细听时又多了一份岁月的沉淀。当最后一首“白衣飘飘的年代”音乐响起时,当追光灯再次将她照亮时,却发现静静站在舞台上的她有些异样。果然,只唱了两三句竟开始哽咽,最后泣不成声。大屏幕上出现的脸部特写,让全场的观众都看到了她脸上肆意流淌的泪水。是对白衣飘飘的年代的怀念,还是对如水般流逝的青春的祭奠,此时的我亦泪眼婆娑。最后出场的老狼的脸上也有了岁月的痕迹,只是当那再熟悉不过的旋律响起时,他的歌声依旧。连续的一首首老歌,让在场的所有的人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吟唱。
很多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感慨不再年轻,青春已逝。而我却以为年华虽已老去,但青春还在,只是会被岁月的尘埃深深地掩藏,某些时候,某些情景,它会突然闪现,让你止不住地痴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