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着练车,遇见了一个很特别的“同学”。他是个复员军人,高高瘦瘦,长相并不十分出众,但是只三五分钟,并没有说一句话,就让我印象深刻。
这是我见过的最认真的人。也许我孤陋寡闻,阅历尚浅,但他的认真和严谨,真的触动了我。
所有“同学”中,唯有他,把每次练习都当做真正的考试,不断地抠细节,比教练的要求高得多。我观察到,他的操作特别冷静沉稳,车速从头到尾没有太大变化,每个停车点都从容不迫。轮到别人时,他就跟着一直看,观察别人的操作,找出犯错的原因。同样是学车,别人是在一遍遍“练”,只有他是在真正往老司机的方向学。
我有幸排在他前面,他主动帮我“压车”,帮我看线。别人压车,会看有没有压线,他压车,会告诉我再往左或往前一点,会停到完美的停车点。在他的帮助下,我进步飞快,因为我学着像他一样用考试的心态练习。
通过这件事,我觉察到,我其实是那种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中的一员。对很多事情,没有计划,态度不够认真严谨,对自己的要求不够高。
这种行为源自于我的想法。我总认为凡事做得不够好,还有第二次机会。也就是说,我潜意识认为我所经历的事情都是彩排,真正需要登场表演的时机不是现在。曾经我认为尝试、犯错、纠错、成功,这是在未知领域有所成就的唯一过程,但现在我觉得这种想法很可怕。因为这样无意义且完全可以避免的失败,会让一个人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得过且过,最终在浪费时间、精力和机遇中沦为庸才,导致一事无成。
人应该对自己有高要求,因为生命中的每一刻,逝去了就不会重来,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没有让你“cut!再来一条!”的机会。不珍视上场的机会,就意味着莫大的浪费——浪费时间、精力、金钱、意志力、专注力,更会给自己造成更多的心理负担,让成功来得更不容易。
带兵打仗讲究个士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实学习、做事也是一样的,最有冲劲的,往往是初次尝试,经历太多曲折得到的,恰恰有很多浪费藏在其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应该更强调这十年如一日做的是有用功,是每一次都像上台时那样的端正严谨,而不是不过脑子的走过场,为了练习而练习。
人生一世,光阴似箭,没有多少让人试错的机会,因为试错的代价太大,有时甚至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聪明的人,会谨慎仔细,珍惜每一次机会;更聪明的人,会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成就自己的圆满。
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把握机会,这是精英们致胜的秘诀;而得过且过,心不在焉,漫无目的,这是庸才们惯败的日常。
让人脱颖而出的因素其实很简单——有心,有行,知行合一。
2018年4月27日
小舟于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