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中国传统节日,总会想到,辞职前所在精神科的那些精神病患者,尤其是已经没有直系亲属的那些病人,很是挂念,始终有一种放不下的感觉。
计划端午节去看望他们,然后,到父母家一起过节,端午节小假期的行程已定。然而,计划跟不上变化,还没开始休,就接到父亲的电话说:“我和你妈 周六想回老家,你有时间跟我们一起回去不,”老父亲的话,哪敢说不啊!不是父亲不允许,而是自己不允许自己,我是很能顺父母心意的姑娘,很喜欢听父母召唤,以确立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和确认在父母那里存在的价值感,内心体现着被需要的喜悦。当下 才意识到,时至今日,还在年迈的父母那里寻找着所谓的存在!
在我记忆里,从小就会察言观色,尤其是对父亲,我经常拿猫和耗子来比喻我和父亲的关系,对父母的话是言听计从,内心那只小兽就从没出来过,如果说:“每个女子心里都住着一位公主的话,”我想说:“每个人的心里都还住着一头野兽,“美女与野兽”是一种完美组合,那头野兽如果不被发现,长期隐藏被打压、和不被接纳的话,那他始终都是一头野兽。野兽在我们生命里象征着生命力与活力,野兽就是这么在冲突中成长,逐渐成为的独立的、独一无二的真实的自己。一边是甜美,一边是活力,这样生命才算完整。寻找完整 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就在我把时间从新安排后不久,又接到母亲电话,说:“回老家的时间有改动,又改在与我最初行程相吻合的时间,”我一听,这不是与我最初计划相吻合了吗?当时与父亲通话,怎么就没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呢?可惜 ,自己的时间已经根据父亲的安排,做了调整。此时,我不想再变了,于是,问母亲:“不是说好我父亲定的那个时间吗?为什么又要改时间?"我话刚出,就听到在旁边的父亲对母亲说:“她又没什么事儿(那个她说的是我),”母亲接着说:“你姐那天不放假,所以,时间要改变。“;我说:“我已经给别人说好了,不想再变时间,”问到:“我姐能请半天假不?或者,我们可以岔开时间回去。”!母亲听后说到:“看你情况吧,这次能一起回去就回,不能的话 你就别回了。”语塞······在我老家有个风俗,凡是出嫁的姑娘们,每逢过中国传统节日,都要回娘家拜访父母。瞬间,被被遗弃感侵袭,再一次体验到被抛弃的感觉,似乎,回到了儿时某个阶段,内心的委屈、愤怒、悲伤蜂拥而至,随后,体验到来自对姐姐的嫉妒,我刚讲自己的想法,就被告知可以不去了。此时,回到了一个情景当中。
现在终于明白,当下的情绪都来源于“旧伤”的说法,经历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角,和同步的情感就不同。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对家人多了一份理解,对家人的爱渐浓,我更加在意与父母、姐弟的感情,我想以整个身心来给他们发生关系。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又不想压抑自己的情绪,当自己这头小兽来临时,我想它被看到、被允许与接纳;一味顺从,这样的关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系,只是用自己的部分来与他们发生关系而已,他们在这关系里,也只是认识到了部分的我,而非真正的我自己。
情绪是发现自己的最好通道,万物皆有阴阳,在我看来,情绪也分阴阳,犹如“太极八卦图”,阴阳调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当下,这部分情绪刚被发现。虽然,已被发现、被接纳,但还是不敢发声,不知如何表达这份情绪与情感,担心有话出来,会掀起母亲不适的体验。于是,默默的挂断电话!
如果把情绪分为光和阴影的话,父母这么多年只看到了光亮部分的我,而非完整的我。殊不知,有光的地方必有阴影。那么,眼下这部分的情绪,就是处在阴影部分的自己,长期被压抑、隐藏、掩埋,就以为他们不存在了。幸而这部分,在参加亚隆团体咨询时,被唤醒。从刚参加亚隆团体的无感受,到真实情感的流动,再到现如今当下的觉知,感受真真实实存在的自己。现在,我把整体的自己展现,一定好好照顾每一部分的自己,觉察每一分的情感,也想把完整的自己来与家人、朋友、世人发生关系,让家人、朋友、世人认识完整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