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拜新闻二月份出的一篇纪念弘一法师出家一百周年(1918年正月十五)的文章末尾:
“李先生!”闻玉惊唤。“你看错了,不是李先生。”他让开闻玉接行李的手,自己将行李担起,向前方而去,只抛给众人一个背影。那是一个僧人的背影。
这段话让我很有感触。最近的时日,自己感觉自我转变了很多,特别是开始认真的实修冥想后,真的获得了内心的平和、安静,同时也透过禅修的“直观”,明晰了人生、生命、自我多个主题的真性。跟着这种转变,在心态、为人处事、性格等多方面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之前曾经在微信朋友圈改签名,写了“rebirth....90%“,现在可以改为96%了。
最近在日常的运动健身中,逐渐的增加了冥想的次数和时间。对于冥想,也回归平常的心态,保持日积月累的方式,相信会有一天水到渠成。
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修习“正念”的方式,保持对“当下”生命状态的觉知。
说到“当下”,这下才明白“活在当下”的意义。以前只是在思维层面上去明白它的含义,现在则是在日常生活中去贯穿和实践“活在当下”的正念。
当下是你的生命所在,如果你无法清晰的觉知当下,而是去“妄想”未来或者过去,那么只是生活在虚幻、虚无中。
可惜的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绝大多数人在行住坐卧中,都沉溺在“信息消费”所构就的虚幻的世界里,完全抛弃了“当下”,抛下了“自我”,去追逐虚幻的感官。
我自己希望通过正念、冥想的修习,彻底的改变自己的行为,观念和性格。这样,有一天,我可以对自己说,你不再是“xxx“了。
这是成长,还是转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