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简单来看这部影片的话,讲的就是一个小伙子在监狱里花了19年挖通了隔壁的强,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成功逃出了监狱的故事。
但是这个影片虽然是越狱题材,但是影片情节并没有大篇幅地讲主人公是如何利用聪明才智逃脱监狱的。这一点不同于其他的越狱题材。
即便如此,《肖申克的救赎》成为是史上无法超越的经典越狱片。
影片内容如影片名字一样——“救赎”。这是讲主人公安迪,一个本该有着辉煌事业,幸福家庭的大银行家。因为妻子出轨情妇后被杀,安迪被怀疑是杀人凶手,阴差阳错地被判入狱。
在监狱里生活了19年后,最终通过一个新来的狱友口中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奈何典狱长并不帮他洗刷冤屈。而是残忍残忍杀害狱友,想让安迪永远受困于自己的身边,帮他洗黑钱。最终安迪决定逃出监狱,去追求自己的自由,并且让典狱长为自己的恶行自食其果。
安迪为了越狱足足做了19年的准备。他在监狱里始终没有忘记心中所向往的自由。而监狱里的其他人则很明显,他们的心灵早已经被束缚在这高墙之中。因为他们早已经被监狱体制化了。
体制化
“监狱是一个怪地方,起先您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这就叫体制化。”
老布是监狱里的图书管理员。有一天他的假释被通过了,但是他想到不是开心,而是难过。他想通过伤害狱友,希望自己能够继续留在肖申克监狱里。
他已经在监狱里呆了50年了,几乎是大半辈子是在监狱里度过的。现在假释通过了,要他一个老人重返社会去生活,对他来说的是陌生和恐惧。
其他一些狱友对老布想要违反假释的行为不太理解。
瑞德跟大家解释道:老布已经被体制化了。一个在监狱里生活的几十年的人,重新回到社会,他的思想和意识早已与现代社会脱节了。
老布出了监狱后在超市里当包装员,下了班他在公园里喂鸟,但是却没有看到曾经养大的小鸟“小杰”。紧接着孤零零一个人回了家。要是他在监狱里,还能够和狱友说说话,平时做一些图书派送的工作。但是现在在他脱离了高墙的束缚,内心越发感到的是空虚和寂寞。最后老布自尽了。
老布正是因为思想长期被体制化了,才会是这样的结果。要是在监狱里,他还有一点作用,但是回到社会,老布什么都不会。他成为了一个井底之蛙。一个人若是长期生活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他就会慢慢地被环境所同化。
然而在监狱里,几乎所有的人都不能够避免被体制化。
安迪却是一个例外。
安迪从来监狱的第一天就走在操场上,在瑞德的眼中看来,安迪不像是一个罪犯,就好像是无罪的人在自家院子里散步一样。
希望是一个好东西。
安迪的越狱更像是人们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他利用自己的理财知识帮助警长解决避税问题,让他请狱友们喝啤酒,为的是想重温自由。
他坚持一周写一封信,连续写了6年,最终向州政府寻求资金为监狱扩建图书馆,他帮狱友提高学历,为他们建立了精神的源泉。他不惜冒着关小黑屋的风险,在典狱长办公室里放起了音乐,只是想让唤醒狱友们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只是为了让更多美好的东西,穿过高墙。
他像一个始终不被社会的恶俗风气所污染的小孩,内心永远怀着对自由的渴望,永远心怀对未来的希望。
当安迪声情并茂地向瑞德描绘他未来最想去的地方,瑞德却觉得希望是一个危险的东西。此时可以看出瑞德也已经快被体制化了。
安迪鼓励瑞德,希望是一个好东西,我们应该怀有希望。这一点可以从安迪送给瑞德的口琴可以看出,以及安迪越狱后给瑞德寄来的明信片,其实也暗含把对自由生活的希望传递给瑞德。
总之,影片虽然是越狱题材,但是更加形象生动的,讲到了“体制化”和“希望”这来两个话题。内容更加的深刻,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