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的教育让教育更温馨美好
孩子所有的时空,被各种各样的强化训练、诊断考试所淹没和充塞,甚至他们的一呼一吸,一举一止,一言一行,都在为了“有用”的分数而赤膊上阵,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好好复习,准备应考,然后考一个好分数,上一个好学校,这本无可厚非,但我要说的是,如果一切都是冲着“有用”,把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完全忽视了,这就不正常了。
其实,学习的效率,人的生活质量,人类真正的幸福,恰恰是那些我们看似无用的东西带来的。你说音乐有用吗?美术有用吗?诗歌有用吗?文学有用吗?从果腹、蔽体乃至仅仅为了一息之生存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没有用。可是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歌声,没有了绘画,没有了诗歌,没有了文学,人类又将是一个什么情况?人们的生活又是一个什么状况?
我们身边有一些人,他们尽管没有读过多少书,有的甚至是文盲,但是他们有对美的最朴素的理解,有对艺术的一些朦朦胧胧的表达。他们在过年的时候要在门上贴年画,有的还要请人写春联,把柱子、门楣贴的满满的,一家人在吉祥与喜庆中过春节度元宵。有的在劳作间歇,唱唱山歌,对对民歌,有的还要在田间地头、高山之巅,放开嗓子吼上几句川剧秦腔,把每一个劳动日子乃至劳苦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就是这些“无用”,有了人类的发展,有了社会的进步,有了文明的薪火传承,同时也把普通的日子平凡的生活点缀的多姿多彩,让大千众生有了幸福的滋味与感觉。
一个从小没有享受过自由与闲暇,一个让学习与补习、让考试与训练把生命填得满满的,一个只接受“有用”教育,而从未接受“无用”教育的孩子,长大之后一定不要指望他会产生什么思想与智慧,生成什么个性与情趣了,当然更不要奢望他会有什么爱心与孝心,责任与担当。
人成其为人,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不是一时的分数,不是一学就会的技术,而是人文是美,是艺术,是心灵的舒展,是灵魂的皈依,是精神的的成长。朱光潜说,求知、想好、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教育的功用就是顺应人类的这些天性,使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得的最大限度的调和和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
如果我们的学校能够给孩子们松松绑,能够提供一些“无用”的教育,能够营造一种温馨与宽松的氛围,如果我们的老师能留一些时间,让孩子们去做一些“无用”的事,比如听听音乐,喝喝咖啡,打打球,翻翻闲书,看看电视,甚至散散步,同学之间唠一些嗑,绝对会比一味拼“有用”效率高、效果好,或许在高考、中考之后再去做总结,就会少很多很多的“假如”“如果”……
如果我们的教育有一天能够多一些“无用”的行为和“无用”的东西,教育就会从那一天开始,将会变得更加温馨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