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进入了另一个神奇的循环,接的个案都是关于亲密关系的。我想这又是对于我的一个什么样的启发或提醒吗?我相信这世界上发生的事情都不会是无原无故的。人生到了知天命的阶段,对于身边发生的事不应该再是后知后觉的了。对于每个发生的事情都带着觉知,也算是懂得珍惜时光了吧。
还是回到个案来吧,最近接连几个初步咨询的都涉及到了亲密关系,来咨询的都是女方,三个人都有表达在婚姻恋爱关系中有很多的委屈,都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但没有得到想要的爱。这些人在爱里都很用劲,但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另一半要么不理解自己,要么出轨。在亲密关系里好像女人会更容易处在被害者的角色上。
M姐很晚的时候给我电话,老公下了最后的通牒要离婚。她要我陪她一起去上海找儿子,跟儿子说即将要发生的事情。其中在这些语言里我会感觉到一点她的无措,这个强势的女人表现脆弱的方式也是以分析或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去感受自己的感受。晚上是我睡觉的时间,事情放在白天再谈吧。
早上睡醒后,我给M姐打电话,我问她准备跟儿子谈什么?我支持她如果能客观地跟儿子说,自己如果把婚姻经营成了这个境地,在这个结局上自己需要负什么样的责任,而不是跟儿子抱怨孩子的爸爸多“渣”的话,是完全可以去跟儿子说一下。如果做不到话就不要了,因为不管这个男人多“渣”都是孩子的父亲,身上有一半的血液来自于他,这样的评判出自自己母亲的嘴里,如何让这个孩子去看待自己呢?何况这对父母都喜欢跟孩子说对方的“坏话”,当这个孩子感受到这两个给自己的生命的人都这样的不堪,他又会有怎么样的自我认知呢?妈妈最终放弃去找儿子说这些事的决定,因为她做不到不指责老公,而由自己来承担责任。
然后我跟M姐说,我同意她的老公是个自以为是、偏执又不懂得疼她的“渣男”,她证明了老公是个“渣男”这个信念是正确对她来说有什么样的好处呢?成为一个在婚姻里的受害者又对她来说有什么样的好处呢?M姐说难道是不用承担责任了是吗?是呀,难道不是在推卸责任吗?
我给M姐说她其实很爱她的老公,M姐坚决否定这个答案。我说她用了30年的时间来和老公纠缠,老公的一言一行都会在牵动她的情绪,这难道还不是出自爱吗,谁又会用这样大的精力来和一个自己毫不在意的人来纠缠呢?越愿意用争吵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人越是脆弱的人,脆弱的人绝对不能承认自己是脆弱的,而表达情感通常被解读为是脆弱的行为。
其实现在的很多亲密关系不就是处于这样的状态吗?从恋爱进入婚姻后都在用最激烈的方式来表达深情,面对对方的不理解又觉得委屈,她/他变了不爱自己了,自己是不是看错人了。于是又进入了一个循环,就是用尽力气来证明对方是个“渣”,自己确实看走了眼。好处就是自己永远都不用做出改变,只需要让自己处在受害者的位置,为自己创造一个加害者,心安理得地指责就可以了,这比改变自己要轻松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