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笔记44

《宪问篇》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hōng),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谅阴,liang’an,阴是守孝的时候住的亭子;三年不言,三年不问政事;何必,不单单是。薨,国君去世;冢宰,宰相。三年始免于父母之怀,人生下来三年之后,父母才不抱我们。这也是中国古人守孝三年的原因。

《宪问篇》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关于管理的事。居上位的人,以礼而行,礼是上层社会的事情,下民并不达到礼的层面。上层愿意遵守礼,以礼的方式对待和处理事情,民众就容易服从,名正言顺、礼乐刑法都中,上面的人讲规矩,下面的人好领导。胡适先生讲,在乱世中,如果人们都讲规则,这个乱世就变得越来越容易治理;反之,如果乱世中人们不讲规则,而更多地讲道德,乱世就会越来越乱。

《宪问篇》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修己以敬,每天注意自己的修养,做到恭敬的态度。如斯尔已乎?这样就够了吗?修己以安人,把自己的事情搞好了以后,还可以更多的去帮助别人。子路总是有更高的抱负,希望可以修己以安百姓,尧舜都做不到的事情;而孔子希望子路能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修身为先。古人讲什么是圣,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榖[gǔ],邦无道榖[gǔ],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
    开心本人阅读 619评论 0 10
  • 14.2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孔子说:“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 14.24子曰:“古之学...
    共剪西窗烛阅读 436评论 0 0
  • 《论语·宪问》 【原文】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
    杨钥钥阅读 175评论 0 1
  • 学习心得: 第三期论语今天是最后一天了,这一轮打卡吸取经验和教训,得以完成也是不易。收获,自然是很多,只是依然觉得...
    暖暖1314阅读 312评论 0 2
  • 31、子曰:“不逆①诈,不亿②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注释: ①逆:迎。预先猜测 ②亿:同“臆”,猜测 译文...
    梅朵阅读 832评论 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