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从未见过我妈看书看报,虽然在那个年代她也上了高中实属难得,有时开玩笑说她她也笑笑不以为是。奇怪了,一个从不看书的妈妈却有一个从小爱天天摩挲书的女儿。
她觉得做老师看书还算合理,不做老师的看书不如去赚钱,讲究实际,这也正常,大部分妈妈都这样,一辈子都在为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而任劳任怨地活着。
我爱看书自然来源于我爸,性格也是,感觉几乎没遗传过我妈多少。有时觉得很奇妙,女儿像爸,无论长相还是性格,有时简直跟缩版克隆一样,你看看梁家辉女儿照片,酷似程度不禁让人想笑,还有小沈阳女儿崔永元女儿等,人类的基因密码真是强大又无比奇妙。
大概每个妈妈都会迎来一个陌生奇怪跟自己截然不同仿似来自外太空的女儿,既矛盾又融合,也是一种微妙平衡。
我有时想,关于女儿像爸,大概从久远动物进化的角度来说,像爸爸的女儿更能得到爸爸的喜爱因此更有利于其存活,这大概是属于物种长期自然进化过程中而形成的一种本能选择吧。
我妈手很巧,上小学时,穿的一套粉红带小碎花的漂亮马衣马裤是我妈亲手做的,是我去学校的动力,为着自豪臭美地给小朋友显摆,一穿上它我就无比自信,感觉胸脯都可以挺起来头高高昂起,按现在说就是女王气场啊。
我的小学记忆除了参加三年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外,就是下雨天举着我爸刚给我买的粉红色小伞,背着当时没有同学背的军绿色双肩背包,焕然一新,早早地去学校。见到班里小男生没认出来我,竟傲娇地故意不去搭理他,哈哈。
我妈难以启齿地告诉我一些必要的生理知识,在我大学毕业时督促我个人问题,看《新结婚时代》说里面刘若英演的顾小西开心和不开心的样子都像我,以致不看电视的我后来也津津有味地追完了《新结婚时代》,嗯确实有点像呢。还有《大宅门》,老听她谈陈宝国演的白景琦和什么抱狗丫头。当时并没看的我多年后也用手机看完了《大宅门》第一季,真的挺不错。
我妈传统保守。有一种思维是看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我反驳她别人干啥你也去干啥并不见得是好事,仿佛别人那样做,你也那样去做跟着别人脚步就很安全很保险一样。说起工作的事情,她只知道她狭小世界里认识的那个跟我同专业开办了辅导班的女孩。
关于婚姻,她也只有一个上当受骗的例子可讲来不断警示我,就是我一个初中都没读完的小学同学,工作中认识一男的,没结婚生了两个孩子后才发现那个男的是已婚在老家有家有孩子,后来男的走人,她无奈带着2个孩子住在娘家。每次我都很无语光火,说她就只知道这一个例子。
她有时还爱说别人的好,比如哪个亲戚家孩子啦,哪个没学历在北京混得很好娶妻买房的啦,我就会说她只看到别人生活光鲜的一面,并不知道底下艰难,也许在别人眼里,你自己倒是别人羡慕的对象呢,因为别人并看不到你生活中的难处,那些困窘、挣扎的切肤之痛,只有自己家人才得以了解知道。
印象中最深的是我妈年轻时的模样。那是一年过年时,我妈穿一身暗色中带亮的绸缎面上衣,典雅、雅致、大方、高贵又很含蓄内敛,有点低调奢华的意味,很惊艳,让人眼前一亮,我觉得那身衣服体现了她真正的鉴赏力和良好的审美趣味,那是记忆中我妈最美的时候。
而她年轻时的照片,淡雅衬衫,扎俩小辫,眉目秀气斯文,笑容浅浅,脸颊红红,很温婉的样子,青春美丽,是属于她的花样年华。
后来很多时候,她都为了做饭做事方便,穿那一套固定的“工作服”一样的衣服,穿多年,审美品位什么的几乎没有了。
有时她也焦虑急躁,更年期什么的对于粗心如我,估计没注意到就不知什么时候已过去了。她有时爱拿物质诱惑想把我绑在她身边,近近地守着,可我从不是听话乖巧那种类型,爱玩爱跑得远远的,她也总说我玩不够,天不怕地不怕,野心大。
记得有一次中学时,她和我爸吵了架,我跟同学回家看到心烦,赌气要跟同学一起去她家住,她不想让我去,我狠心地不理她跟同学决绝地走了,留她在后面独自抹眼泪。
另一次就是我研究生毕业后,她估计以为我终于要回归了,不曾想我却要去千里之外工作,她当然不赞同又很无奈,不懂事如我因一些不顺利还抛下狠话说再也不回来了,大条的我可能体会不到这句话多伤人,后来我走时,她没有去送我,据说在家哭。家人让我跟她说感觉不行就再回来安慰她。当时我拉着箱子,举着伞走在火车站广场的大太阳下,眼泪差点如决堤般飙出来,被我硬生生憋回去了,只稍稍润湿了上下睫毛和眼眶。
生活容不了悲伤。
后来每次走和回来她都接送我,我爸在站外等着,她一直陪着我坐在候车室直到我检票进站。寒假我从温暖的南方回来,出站后冷冷的空气中总是看到她拿着厚衣服在出站口台阶下面等着迎我。
而今年一向自诩很健康的我竟不大不小地意外生了一场病动了个小手术,等待检查结果出来时对她打击也很大,在疾病面前的无能为力束手无策让她要去求助神秘力量,我不屑一顾但知道这是人在命运和无常面前的一种无奈和慰藉,遂顺从配合了她,最后好在结果有惊无险,才放心,笑谈是神秘祈祷起了作用。
她有时说着家里经济上的紧张和压力,做了大半辈子的他们有时依然焦虑,有时又很豁达开朗,什么都不是事儿的感觉。
中学时我同学去我家说我妈有指挥若定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可能她只是随口一说的恭维讨喜话,可在我眼里,3.8节得了一面“妇女红旗手”先进牌匾和奖品的我妈确实有这气质,大将风度,管理可以有条有理、井井有条,能服人,有一种让人信服的定海神针般的稳重靠谱、头脑清晰、冷静理智的气场,是别人口中的“女中豪杰”。
只要有她在,一切都是可控的令人安心放心的,一切都是有秩序正常运转的。
很多时候也许我们都并不能真正理解对方,家庭成员看似亲近其实距离也很遥远。我也许也一直都并不能真正懂得我妈,她的喜好,她喜欢吃什么,喜欢穿什么,以及在生活的间隙内心那些细微的、悄无声息兀自沉降消亡、彼此更替的想法。
有句话说:只要母亲在,这个家就不会绝望。小时候听广播剧记得一句“摇摇篮的手,托起这个世界”。想起初中时,有一段我妈不在家,家里一切的失控混乱无序局面。
还想起马尔克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像中国传统女性一样的美德,不管男性缺不缺席,极力维转生活,怎样的废墟上都能重建起秩序和希望,怎样的绝望生活困境都打不倒击不垮,坚韧有力量。
我妈大概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