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里“应当”和“可以”的区别,在法律里应当就是必须的意思,尽管法律中并没有出现过必须的字样,但应当就是别无选择,必须的意思。可以指的是有选择的余地,可以这样,也可以不这样。所以应当带有强制的意思,而可以比较随意。那我们刑法中具体有哪些呢,我们来进行总结:
一、应当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4-16)
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14-18)
3、已满75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5、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其精神正常情况下实施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6、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7、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9、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10、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1、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2、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13、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假释。
二、可以
1、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5、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对于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7、一般立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重大立功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一、有关年龄量刑的可以和应当
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
2、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记忆方法: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我们刑法中承担完全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是16周岁,但是成年的年龄是18周岁,所以在量刑时,我们以未成年人作为一个量刑群体,他们本身对社会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心智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在量刑时,我们量刑相对较轻“应当”从轻减轻。而超过75周岁,我们一般认为年龄较大,在量刑时不能一视同仁,还要看主观危害性。主观危害较大的故意犯罪是“可以”从轻减轻,主观危害较小的过失犯罪是“应当”从轻减轻。
二、有关精神状态身体状态量刑的可以和应当
1、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记忆方法:首先要强调的是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里大家需要注意,这个“应当”包含了两个意思:第一,醉酒的人犯罪一定要负刑事责任;第二,醉酒的人犯罪,没有规定从轻从重,所以正常处罚即可。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由于身体状态,所以这种情况下,会纳入量刑的考量,但是还是要结合危害性,所以是“可以”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究竟能不能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还要看具体的危害性。
三、有关犯罪形态量刑的可以和应当
1、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记忆方法:犯罪的未完成形态量刑往往也是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点,我们回归到它们未完成的原因就好记忆了。中止是因为主观原因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结果发生,所以主观悔罪性也就导致在量刑中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预备和未遂都是因为客观原因被迫放弃了犯罪,主观悔罪性没有中止强,所以都是“可以”。预备和未遂的不同之处在着手前后,由于预备停止在着手前,所以量刑更轻一些,是“可以” 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未遂停止在着手后,所以量刑更重一些,“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巩固练习】
1、小光,15岁,初中生,因为身材比同龄人高大,常常欺负同学,某次欺负同班同学小丽时,致对方重伤,对于小光,在量刑时应当:(多选)
A.应当从轻处罚 B.应当减轻处罚
C.可以免于处罚 D.可以适用死刑缓期执行
答案:A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
2、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判断)
答案: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