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要写教案吗?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预设。可是,老师们对于写教案非常的反感。很多老师认为教师根本不需要写教案,尤其是老教师。老师认为写教案纯粹是浪费时间,因为老师们已经熟悉了知识,知道该怎么教?从什么地方导入?在什么地方存在误区?这些理由貌似很充分,却经不住推敲。

写教案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教学方案的设计。就像我们装修房子,心中要有一个基本的样子。我们要想清楚这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些目标应该如何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会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进行应对?还要考虑这些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平时写教案,很少自己亲自去订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都从教参中抄袭。我们在上课之前,心中没有清晰的目标,更不要说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很多时候,所写的目标就是为了让教案完整。准确的进行目标定位,是书写教案,进行教学的前提条件。会拟目标的教师不是太多,教案的备写,请从目标的确定开始。没有恰当的教学目标,后面的一切都是免谈。

有了目标,就要有实现目标的办法。这个具体的办法就是我们的教学过程。我们的实现办法越多,我们的课堂越轻松。努力让自己想更多的办法实现教学目标。这样不仅会发散老师的思维,也会让老师对于授课的过程更加的理解深刻。没有教案的设计,就不会有不同的方案应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没有教案的设计,可能只会有一种方式传递知识,而且很难考虑到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只有进行不同角度的设计,才会触碰到不同的问题。

老师们对于教案书写的误区源于行政检查对于教案赋予了不同的功能。检查让教案有了评价功能。而评价就有标准,就有等级。老师为了获得更好的等次,就必须按照评价标准进行。有了标准,把有趣,具有挑战性的教学设计,变成了一成不变,没有活力的大家讨厌的教案。大家是抄教案,体会到重复乏味,而且承受不同等级的压力。而设计是开放的,没有标准,有挑战,有趣味。所以老师们,换一种理念,换一种态度,换一种方式,把写教案变成设计教案。

老师不愿写教案,有一个认知的误区,认为所传授的知识是不变的,无论给谁讲,我都会这样讲。只要我讲的清楚,讲的清晰,学生一定能听懂。这就犯了主观的认知错误,不同的听众,会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只有我们了解了受众的认知程度,才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认真备学生是我们逃不过去的功课。

作为老师,上课之前一定备教案。至于教案备写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备教案进行上课,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教好书,从备写教案开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关于说课 一、说课是什么? 所谓说课,就是授课教师以口头(现场说课展示)或书面(撰写说...
    半昏山人阅读 30,215评论 0 12
  • 科学管理教师备课工作,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校内班与班之间均衡发展,发挥骨干教师作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
    郭晓滨阅读 1,847评论 0 8
  • 弹性预设:生成性教学实践之基本策略 教学设计是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不同的教学理念下,必然有不同的教学设计。生成性教...
    宜都黎明阅读 1,000评论 0 0
  • 大家好,我是雪云,是修身齐家群成员,昨天开始了108天每日记录,今天继续记录成长,反思生活 今天快乐的时候是什么?...
    陈雪云2021阅读 234评论 0 1
  • 那时候 在操场的台阶上 只是你我 谈着我们的生活 后来 围着这堆人 对着桌子 过问着 现阶段的日子 如今 嘛 隔着...
    说断续的话阅读 1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