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女钢铁侠
昨天,孩子所在学校举办了一场秋季运动会。
学校规模很大,有五十多个班,检阅阵容可想而知。每个班级各显神通,礼服、手执花束、道具板、人偶、纸片礼花,统统都用上了,说得夸张一点,仿佛一场微型奥运会。
孩子是鼓乐队的成员,在开场的第二个方队,孩子们都穿着漂亮的礼服,动作整齐,个个精神抖擞。他们方队还特别设计了花样队列,组成了学校名字的英文缩写,成为检阅队伍中的一景。
礼服由学校统一发放,九成新,不用个人购买。我儿子比较瘦,长短合适,但是裤子的腰很肥,穿上就像一个邋遢兵。为了穿着效果,我就用线把裤腰左右两边各缝了一块。孩子试穿之后,感觉很合体。上衣肩章处的按扣有些松动,我又重新把扣子缝了一遍。
上小学的时候,孩子也是鼓乐队的成员,但那时敲的是堂鼓。服装是中式的盘扣服装,由于衣服都被穿过,扣子摇摇欲坠,拿回来的时候,我也是一个扣子一个扣子地钉牢,现在孩子毕业了,下一个使用的孩子妈妈有福了。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也是鼓乐队的成员,和儿子一样,也是敲小鼓。我和姐姐在同一个学校,姐姐个子高,敲大鼓。
那时候,学校经费都不足,小鼓只有8个,4人一横排,加上后面有几个吹小号的,人数也不多。而且鼓都已经服役了多年,很旧,有些金属部件都生了锈。我们没有特殊队列,四列纵队从头走到尾,不变,因为人数不够。
也没有专门的乐队服装,我们穿的是普通的蓝色校服,同样是旧的,洗得发了白。但那时还是以身为鼓乐队成员而感到骄傲,到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鼓点仍然记忆犹新。
到了初中,我仍然是鼓乐队成员。
但是运动会上学校不让穿校服了,要求穿白上衣,黑裤子,白鞋。那时都让学生自己准备服装,学校不统一买,一是考虑农村的孩子家庭条件普遍不高,二是学校对这些学习以外的东西并不重视。
黑裤子、白鞋很平常,自己有,但白上衣就愁坏了我。因为那时候买衣服首先要考虑的是耐脏,小孩子不懂得卫生,白衣服一天穿下来,就得脏得不成样子。所以我从来没买过一件白衣服。
可是鼓还是要敲,没有衣服不行,领队老师下了死命令,给了一周时间准备。春天的时候,父母都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带我到城里去买衣服,所以买一件新的是不可能的了。
没办法,我们只有向同学借。
但是同学们有白衣服的也很少,而且还要身高胖瘦都合适,最后姐姐先借到了,就差我了。就在我担心在运动会开始前很难借到白上衣的时候,姐姐的一个同学说她能帮我借到白上衣,是另一个班的女生。虽然那个同学比我高比我胖,但是已经没有选择了。
由于周一就要举办运动会,那天已是周六(那时不是双休),如果等那个同学周一把衣服带来有点冒险。若衣服不合适,我得另想办法,所以,我和姐姐决定到她家去取。
她家住在离我家大约七八公里远的一个村子,乡村的路不好走,全是土路,拐弯抹角,坑坑洼洼,真正走起来不是概念上的七八公里,骑自行车用了一个多小时。但是我当时并没觉得有多远,因为心里对那件白上衣很期待。女孩子都爱美,虽然只能穿一天。
可是,拿到衣服的时候,我愣了一下,因为那是一件洗过多次的旧衣服,已经不白了,上面还有几块没有洗干净的发黄的污渍。而且衣服不是衬衫,是一款很厚的白色外套,里面还有一层衬,中间有一条收腰,整个衣服又肥又大。
我有一些失望,但已经没得选择了,人家能舍得把衣服借给我已经不错了。不管怎么说,我借到了白衣服,周一的运动会可以交差了。所以转念一想还是很开心。
运动会那天,大家都穿上了白衣服,但大多是白衬衫,唯独我穿了一件白外套。领队老师当然没有说什么,因为学校不提供服装,孩子们能基本达到要求就不错了。白衣、白鞋、黑裤,没毛病。
只是检阅的时候我很遭罪,那是一个春季运动会,五一前后,整个天空万里无云,太阳火辣辣的,我穿着一件带衬的厚外套,还要绑着鼓的背带,一圈下来,汗流浃背。
但我仍然感谢那件白外套,感谢姐姐的那个同学的同学。因为如果那天我没有借到白上衣,我就会被取消检阅的资格。因为那年是初三,是我最后一次参加鼓乐队。
昨天,在校门口看到一位母亲,早晨孩子没有穿白鞋,而且也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孩子的脚长得快,半年长一个号,家里的白鞋太小,没法穿。那位母亲急中生智,到附近的超市买了一双又肥又大的白色袜子回来,让孩子套在鞋的外面。孩子一脸嫌弃,而且人来人往很是尴尬。
母亲很强势,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孩子只得套上白袜子。虽然不是一双真正的白鞋,但从远处看起来和白鞋没有多大区别。看到脚上的白袜子鞋,母亲满意地松了口气。
孩子穿着袜子鞋向操场走去,开始有点不自然,但很快就开心地向班级所在地跑去。他应该和我当年的心情差不多,虽然不完美,但是合格就好,至少可以参加检阅了。
今非昔比,我们那时候的运动会主要以比赛为主,检阅仪式简短而且朴素。不像现在,整个运动会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服装的秀场,各个班级比拼的不仅仅是比赛成绩,还有对这场运动会的投入。
运动会越来越好看了,不知道还有没有运动员可以破了学校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