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作者叔本华 晩年心血之作,囊括了一身的思想精髓一语道破人生智慧,指出人们在生活中获得长久,幸福的路线图通俗易懂又透彻使用,让人恍然大悟,帮助我们快速认清自己获得终身的成长。
只是摘抄了些散乱的笔记相信也能给你带来很深的震撼。
人是生而痛苦的
人生像个钟摆,钟摆的一端是痛苦,另一端是无聊!
人类幸福的两大宿敌是:痛苦和无聊。
当我们足够幸运逃离其中一端时,我们就接近了另外一端,
也就是说免得了痛苦,却免不了无聊,反之亦然,实际上,生活就像钟摆一般,在这两端之间,或激烈或温和的来回摇摆,要么痛苦要么无聊,反正,总有一项,逃不掉,
痛苦和无聊是一种双重对立的存在,匮乏的环境和贫穷会导致痛苦,而一个人衣食无忧,那么她就会无聊。
因此,当下层人们迫于生计疲于奔命时,换句话说为摆脱痛苦而挣扎,上层阶级人们则会和无聊展开一场旷日持久,且常常陷入绝望的鏖战。
他的生活目标就是在于获取所有能够带来安逸的东西,如果这些事让他忙得团团转,他还觉得无比幸福!如果运气好,出身富豪,无需自己辛苦打拼,这样的人将不可避免的感到无聊,为了摆脱无聊,只能依靠打球看戏,聚会、玩牌,赌博、赛马沉迷女色、饮酒旅行甚至吸毒来补救,但这些都不足以保证、不无聊,因为没有真正的精神需求,就不可能快乐。
普通人常见的命运,就是将生命耗在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奔波上痛苦的活着。一旦摆脱了为物质而奔波的痛苦,又会无聊,为了打发时间,他们可为毫不挑剔,饥不择食的追求各种无法八门的社交,消遣和享乐,无所事事,八卦的人也不在少数。
人大都庸庸碌碌的生活,被欲望所驱使的匆忙,自出生还未来得及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被裹挟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疲惫不堪本就是众生相。
对一个本身就很无趣的人来说,任何消遣,无论社交、聚会,看戏、还是出游都无法驱逐新鲜过后的无聊感,最愚蠢的事就是牺牲自己的健康去追求任何其它一时的快活,不管是为了利益、升迁、学问、还是名气。甚至为了转瞬即逝的感官乐趣。牺牲他自己的健康都是愚不可及的行为。所以其他的一切都应当为健康让路才是。结果自然是以痛苦而告终,这样的不幸只能靠内在的力量及精神财富来抵御。
而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就连独坐时都能够在她自己的思想和想象中自得其乐。
人们通常无所事事,要么掰掰手指,刷刷抖音,要么有节奏的敲敲桌子,再不然就是点上一根雪茄代替思考,他们精神空虚。一个自身内在丰富多彩的人,在闲暇中才是最幸福的。
很多人过着浅薄,空虚、充满麻烦的生活,甚至将这样的一种庸庸禄禄的生活视为人生目标,众人却不知道自己终止一生,无非是做了一场可怜的表演。精神生活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无聊,其中包括交友不慎导致的烦恼。
为了求生而挣扎度日的人,很难有什么高尚的精神乐趣。基本上他们很快就会厌倦不被打扰的闲暇,如果没有虚假的目标来忙碌的话,这闲暇就会变成负担,人们只好用各种各样的玩乐,消遣,或者爱好,来打发时间,到最后闲暇反倒变成了痛苦,就像有句谚语所说:无所事事就会躁动不安。
庸人最大的苦恼就是对思想毫无兴趣,为了逃避无聊,他们只能不断地追求现实的东西,可惜“现实"要么不尽人意一一一旦穷尽,人就会感觉到倦怠,要么就相当危险祸害无穷。
卢奇安:灵魂的财富是唯一真正的财富,其他的财富都伴随着更大的烦恼。
内心富有的人对外界别无所求,他只要求保有不被打扰的闲暇用来培养精神,并完善智慧。
靠物质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过去,唯有精神生活才能给人带来持续的快乐。
如果外在的不被打扰的闲暇和内在的伟大的禀赋,这两大特殊的条件,恰好凑在了一起,刚好发生在同一个身上,那可真是最大的幸运,被命运如此眷顾的这个人,可以通过一种更高级的生活,免遭人类两大痛苦的根源一一物质匮乏和精神无聊一一的折磨,不用再承受,为生存而努力挣扎之苦,也不用忍受长时间的闲暇造成的无聊之感一一人生这两种痛苦唯有相互中和,人们才能够摆脱困扰。
我们做什么事,首先考虑的几乎都是:
别人会怎么说?人们总是把快乐关注在他人的反应上。
人们不遗余力地拼命进取,历尽艰难险阻,到最后所求的无非是提升他们在世人眼中的价值。忙忙碌碌痛苦的过着,就好比把大拇指放在热水里边,都喊着烫!烫!烫!但是没有人愿意拿出来。公职、头街、荣誉,人们还有追求财富。重视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是十分常见的错误。
这可能是根植于人类天性的错误。我郑重的提醒人们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及评价。
但日常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恰好是人们始终坚持在犯的一个错误,大多数人都过度重视别人的看法,比起自己内心想法,他们更关心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生活中将近过半的麻烦和困扰,究其根源都是出于这种焦虑。从孩童时代,荣誉感就初露端倪,到了青年壮年时期,对名誉荣耀的追求更为明显,直到老年,随着感官享乐能力的衰退,虚荣心和骄傲便占据了主导地位,已然到达了顶点。
幸福主要依赖于思想的平和与内心的满足,我们所有的焦虑忧愁,困扰迷惑不安,以及操劳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在意别人怎么说。
隐居生活方式之所以非常有益于我们思想平和,主要是因为我们终于不用再活在别人的视线里。不必再关注别人会对我们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了,也就是说我们终于回归了真我。同时还可以避免许多,真正的不幸,比如被别人无可救药的愚蠢引入歧途。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多地关注,真正的现实,不被打扰的享受现实生活。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长久不了。 一一村上春树
人生两大苦:物质匮乏,精神空虚
一般人把身外之物当作人生的幸福来源,希望从财产,社会地位、妻室儿女、朋友或者社会那里得到幸福,所以当他失去这些东西,或发现这些令她失望的时候,他的幸福基础就崩塌了,换句话说,这个人的人生重心,随着每一次的心血来潮,而不停的改变完全不在他自身,倘若他是一个富有的人,就可能是今天在乡下别墅消磨时光,明天在买马,或者宴请朋友或旅行,总之,他过着奢侈的生活,是因为,他只能从追求外在的乐趣中获得满足,就像失去健康的病人,期望在各种汤药中重获力量。却不试着发展,他自身的生命力而恰恰这才是他幸福的真正来源。
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任务都将不被打扰的闲暇试着最宝贵的东西,其价值堪比一个人本身的价值,
1、谎话为什么受欢迎?人们总是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想的太多?其实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都与我们幸福无关?
任何贬低他的言行、怠慢和藐视都会让他感到烦躁不安,甚至受到很深的伤害,可见一个人被他人看法影响的程度之深,实在令人惊叹。毕竟只有来自于思想的平静和独立才能幸福,建议大家不要放任这一人性的弱点,不管其他人是吹捧我们,满足我们的虚荣心,还是贬低我们,伤害我们的感情,都要尽可能的不卑不亢,宠辱不惊。否则一个人就会沦为其他人看法,或意见的奴隶。要搅乱或者抚慰那些渴求赞美的人的心,是多么容易啊,只需要一点点的撩拨。
对于别人乐此不疲的事,在他看来都是浅薄无聊的。
我们之所以感到不满,就是因为我们的欲求越来越多,期望越来越高,却总也无法企及永远不能满足。人类的存在完全根植于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需求上,难怪我们,重视财富胜过其他的任何东西,不必再惊叹,获取利益,已成为人生唯一的目标,一切不能谋利的都被踢到了犄角旮旯比如:哲学。
人为什么不能太穷?世代受穷的人家对贫穷早已习以为常,倘若偶然的机会让他发了财,他会将视之为巨大的盈余,就该用来享受和浪费,即使钱花光了,他最多不过是打回了原形,跟以前一样,他还省事了呢。与那些天生有钱的人不一样,他们并不认为贫穷是个怎么都爬不出来的无底洞,就算是再次陷入贫困,他们只会认为那就从头开始,打场翻身仗就好!
经常见到的大多穷人,穷大方,富有的人却越来越小气。因为富有的人会守住他的财富。
人类天性中的这种特性,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婚前出身贫寒的女性比起那些给丈夫带来一大笔嫁妆的女性通常有着更多的欲求,更容易挥霍浪费一一富家千金带给丈夫的,不仅是一笔财产,还有血液中那股比贫穷女孩,更强烈的想要去守护这笔财产的热望。我奉劝我奉劝那些娶了贫穷女孩的人们不要把本金留给她们,只给她们一份年金即可,还要特别注意,不要把孩子该继承的财产交给他们打理。很多数不胜数的穷人,当一瞬间有了钱之后最后一贫如洗就是因为他们有钱就挥霍,花钱只是为了获得瞬间的解脱,获得外面的赞同,逃离压迫他们的无聊感而已,她们没有驾驭金钱的能力
人们对外部世界发展的一切琐事表现出不停地,强烈的关注,同样也暴露暴他们内在的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的根源,内心空虚的人为了寻求刺激,不断地用各种无谓的东西充塞脑和心灵。单调又乏味。
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
苏格拉底:闲暇是最美好的财产。
伏尔泰:来来去去,世间永远愚蠢又邪恶
但是,寻常老百姓很难拥有不被打扰的闲暇。
睿智的人会从痛苦不安中争取自由和闲暇追求安宁,简朴,尽可能过不被打扰的生活。处于痛苦一端的人,即那些智商不够,情商不足的人一旦从贫困的痛苦中稍稍解脱出来,就会来到无聊一端,难忍无聊就会不惜任何代价去争取消遣和社交。纵情人生,只为了逃避自己一一人一旦独处,自身固有的东西就会显现出来。徒有其表的愚人们,背负着自己那低劣可怜的自身,无法摆脱,只能哀叹,而那些有才能的人,即使身处荒野之地,仍有他生机勃勃的思想相伴。
这个世界并非慷慨无私,我们能从中得到的东西并不多,生活充满了痛苦和不幸,就算你侥幸逃脱,无聊也会无孔不入,即刻找到你!邪恶总是能赢,愚昧最暄嚣,命运是残酷的,人类是可怜的,生活于这个世界自身内在丰富的人,仿佛是圣诞节时,一间温暖明亮的屋子充满幸福感,而内心贫瘠的人,只能在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无法摆脱苦闷。
每个人都被禁固在他自己的意识局限之中。
人不过是个可怜的演员,对自己的命运充满了焦虑。
歌德:出生之际,命运就已经分配完毕,不可更改,人只能沿着星象预示的轨迹前行。预言家和先知们也这样宣告,人永远无法逃离他那既定的命运之轨,即使是时间的力量也无法改变这一点。
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就是提高我们的道德品质。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我们所具有的个人品质,并遵循符合个人品质的方向追求发展。
幸福的本质在于人,那么集中精力保持身体健康,培养能力,无疑要比一心积累财富更为明智。
财富带来幸福,也会打扰幸福。为了守护财产,不可避免的。耗费我们许多精力,让我们不得安宁,即便如此,致力于追求财富的人还是要比追求思想文化的人多上岂止千百倍,许多人像蚂蚁一样勤劳,从早到晚赚钱而奔波,费尽心思钻营,除此之外他对人生,一无所知,头脑空空浑浑噩噩一一一那些高层次的精神乐趣,他享受不了,只能徒劳地放纵自我,付出昂贵的代价,追求转瞬即逝的快感。不过是在追求一个可笑又浮夸的结局而已。
幸福:一个人的内在拥有东西决定着他幸福与好的关键。
身外的财富对幸福的影响太微弱,大多数无需为生计发愁的人们,由于内在的贫乏跟那些生活在底层为生计奔波劳顿的人们一样感觉不幸福,他们头脑空洞,想象力贫瘠,精神空虚,只好与跟自己相似的人为伍,他们聚在一起十追求消遣、娱乐,纵情感官享受最终以荒唐而告终,含着金汤勺的出身的纨绔子弟,穷奢极欲,通常会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把钱财挥霍一空,败家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原因何在?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空虚无聊,他一来到世上就被赋予了外在的富有,但同时内在又是贫穷的,当他试图用外在的财富去弥补内心的不足时,常常是徒劳无功,内在贫乏的人到最后,连外在的财富也都会失去。
身心健康是幸福快乐的关键。
乐观的人总有理由感到快乐,也就是说他本就是一个快乐的人,堪称天赋异禀,一个人或许年轻英俊又富有,并且受人尊重,但说到幸不幸福,就要问问他是否快乐?如果她心情愉快,那么是否年轻或者是年迈,是身姿挺拔又或是弯腰驼背,是贫穷,还是富有,又有什么重要的呢?反正他就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