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父张小龙的“三不原则”在行业内被广泛讨论,“三不”即不骚扰、不感动、不迎合用户。对于这个原则,有的人嗤之以鼻,认为根本行不通,也有人奉为皋臬,万事以它为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三不原则”呢。
1“三不原则”本质上是尊重
不骚扰、不感动、不迎合的三不原则,本质上来讲,其实就是两个字:尊重。尊重用户,尊重产品,尊重自己。
我们研发一款产品,无论是社交产品、游戏产品,还是工具产品,首先要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我们为什么而做,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些产品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这样就注定了产品的灵魂和个性。
用户选择使用一款产品,有其自身最原始的诉求,用这款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要关注用户的“痛点”。解决了用户的“痛点”,就基本把握住了这个用户。
那么,除了“痛点”之外,用户还会有其他诉求吗?肯定会有。在产品的个性与用户的诉求之间肯定不会完全重合,一定会有偏差。两者可能是包含关系,也可能是交叉关系。
那么两者之间交叉区域之外的部分,就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和成长机会。随着产品流量的增加,就会有更多的商业变现机会和产品成长发展的可能。
2“三不原则”的前提是把产品本身做好
在用户痛点和商业化之间,存在一个平衡。张小龙所讲的“三不原则”,就是在这一前提下做出的选择。这是一种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种理想主义的选择。
做产品的关键点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相对于自己能够做什么,你更应该清楚自己不应该做什么。
设计和生产一个产品,不能一味地去骚扰用户,让用户在产品体验过程中感觉十分厌烦。也不能想方设法去感动用户,让用户为了感动而购买或使用产品。更不能放低姿态,失去原则去迎合用户,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使产品脱离了设计的初衷,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失去了产品的个性和特点。这样的产品永远也走不了多远。
在“三不”的背后,有一个前提,就是把产品本身做好。做好了产品,我根本不需要去骚扰你,感动你,迎合你,我仅凭给你提供的服务,就可以让你成为我的用户,而且还会把我的产品向其他人传播。
这是一个特别难的自我约束。我们就是要用明确的产品定位、良好的用户体验、完善的售后服务、优秀的产品质量,去吸引用户,征服用户,留住用户。
“三不原则”不是一个节操问题,而是一个商业选择问题。因为人的需要不同,爱好不同,喜好不同,你永远不可能感动到所有的人,永远不可能迎合到所有的人,永远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可能你在满足这些人需要的同时,已经严重伤害到了另外一些人。
所以,你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在产品进化过程中不断自省,坚守自己的底线,关注自己的内心,做优自己的质量。用自己的质量和信誉去吸引那些值得信赖的用户。
3“三不原则”在求职中同样适用
“三不原则”用到求职中也是一样。
为了求职成功,有些人不停地去骚扰别人,让别人烦而又烦。有些人想尽一切办法去感动别人,希望通过感动,获得同情,赢得职位。有些人不断降低自己的身价去迎合别人,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失去了道德的底线。
其实,我们不必骚扰任何人,那样只会引起别人的厌烦。我们不必感动任何人,那样只会蒙蔽别人的双眼;我们不必迎合任何人,那样只会失去自己的尊严。
要想求职成功,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让产品本身来说话。
我们要用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卓越的业务能力、优秀的品格修养,去吸引别人的注意,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去获得别人的青睐,最终得到你想谋取的职位。
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人生,卓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