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干扰论-逻辑模型的原理及运行》--补充篇《不完全认知悖论》
在信息干扰论的基础理论中我们讨论过两个标准单位(默认为同等信息量级的人类)中的信息干扰在时间上存在两种状态,即“连续性干扰”,“非连续性干扰”。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详细分析到底哪一种干扰方式会提升干扰效率。 但不难看出“连续性干扰”更利于主动干扰的个体施加持续性和后续性的干扰行为。当然,是否持续施加信息干扰由信息体A向B,也取决于A的逻辑模型对A已经向B发出的信息干扰程度的评估。 而这种评估的标准取决于A的逻辑模型模式和判断机制,但是评估的基础信息却是来源于B的信息反馈(动作,表情,语音,等一切信息发出方式),也可以理解为B对A发出的信息干扰的一种反向信息干扰。而且这种反向的信息干扰所发出的信息内容则是取决于B的逻辑模式和判断机制对A先前发出的信息的处理。而有趣的是A和B的逻辑模式与判断机制都是不可见的,即所谓的程序黑盒。程序黑盒导致了两方的认知模式存在差异,较为简单的逻辑模式与判断机制自然可以用相对简单的反馈机制。但是随着信息干扰的信息量不断上升,单一的反馈机制则越难越难以达到完全反馈。A对于自己施加于B的信息干扰效果无法评估,于是A可能会采取一些评估手段
1)分拆信息:用分段法来降低信息量级,然后缩短B的逻辑模式和判断机制。但是信息量的降低也意味着信息干扰力发生了改变,我们在《信息干扰论》的基础部分讨论过,信息干扰力的量级取决于单位时间的信息量。显然时间的增加和信息量的降低改变了信息总体的影响力。同时我们在《信息干扰论-逻辑模型》中讨论过,人类对外表达的信息,不论是语言,肢体动作,技术类或者表情,其信息总量都应等于或小于大脑逻辑模式和判断机制在逻辑处理后的信息量。对大脑信息表达的越完全,时间越短,效率越高,俗称表达能力出众。理论上应当可以达到逻辑过程完全表达,但是受限于人类的表达方式,很难达到等于的状态。这也是合理的信息缩减或者称之为信息表达的第一次压缩。所以分拆信息其实并不仅仅是在做一次信息量的降级,表达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经历过一次信息量的压缩,而分拆表达则会造成更多的信息量衰减。当然通常我们会通过增加信息量总体来弥补这个缺陷,就是所谓的“你讲慢点,讲细点”,“请给我举几个例子”。
2)模拟逻辑:模拟B的逻辑模式和判断机制更正信息结构与内容,意味着A和B要在某一段判断机制和逻辑模式做到高度相似。《信息干扰论-逻辑模型》中我们探讨过逻辑模型的形成原理和机制,以及逻辑线路的更正和冲突。所以我们知道作为两个生存阶段和目标需求处于不同阶层的个体,没有个体可以完美模拟另一个个体的逻辑模型。即使我们给出一个容错区间,对B的逻辑模拟也得基于对B的逻辑模式的反馈信息的观察,B的逻辑模式如同程序黑盒,我们已经说过。当然即使是程序黑盒我们也可以通过信息输入与信息反馈来不断收集数据建立模型。这其实就是朋友,同事,甚至恋人之间如何互相了解的过程,通过观察朋友对不同环境,语言,事件的反馈信息,我们会不断了解这个朋友的行为模式与逻辑判断机制,最后知道关系是应该维系还是疏离,当然这个决定也是你个人的逻辑模式的推理结论。但是就像我们之前说的A判断B的依据,即所谓的B的逻辑的反馈信息,本身是经过最少一次压缩的残缺信息。而且A与B即使再相似也一定存在着生存需求的差异(当然生存差异越接近的人越容易互相理解)。
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不论A的表达能力如何优秀,B得到的都是一段衰减后的信息片段。而B的信息反馈又再次衰减,A得到一段多次衰减的信息片段,再次纳入思考。而这种衰减率越高,A与B的相互认知就会偏差越大,甚至因为信息的不均等,发展到无法调和的矛盾。这样的例子很多,老师与学生,上司与下属,亲人,朋友........
所以这里有个悖论,不论A如何提升信息量与信息影响效率,B都无法百分百认知这些A逻辑中的信息,而A也永远无法知道B是否百分百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所以在“连续性干扰”中就一定要找对方法,优化信息干扰的结果,来减少错误率,提升信息影响力。
理论未完善,观点未论证,请勿转载,引用征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