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坐在电脑前,不知该写什么。不是没想法,而是没力气。
上午的四节课榨干了我所有体力,课后还有一群学生问问题直到12:25。四个多小时,除了喝水,只吃了一小颗费列罗。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我已到了枵肠辘辘、眼冒金星、喉咙里伸出手来的状态。
此时,一名号称“教务小坐探”的学生跑来与我讨论如何改进教学质量的问题。真会挑时候!!能让老师我先吃饱了再慢慢谈吗?
那一刻,我脸色铁青(一大半是饿的,一小半是气的),心中仿佛有一万头草泥马飞奔而过。他提一种方法,我否定一种;再提一种,再否定一种。于是,探讨从“单边捏泡泡”开始,逐渐演变为对教务的愤怒大宣泄,最终以“小坐探”扛不住压力逃跑而告终(捂脸)。
奔往食堂的路上,我的小心脏犹如插上了一万对翅膀,向着假想的食品飞扑而去:牛肉!我的最爱!我来了;各种蔬菜!你们等我哈!我就快到了;小红薯,别急,马上就光顾你哈!
一番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后,我满足地打着饱嗝,沐着春日的暖阳,哼着“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晃晃悠悠地返回办公室。这才琢磨着是否对“小坐探”严厉了点儿?
虽然教务处经常变着法地折腾教师,但这些与“小坐探”并没什么关系。他只是单纯地希望给他们上课的老师都能达到一定水准,能让他们对课程产生兴趣进而学好那门课。
唉——
千万别在一个人饿了、累了的时候跟他/她讨论问题!
无论这个问题多么严肃正经,最终都只会演变为“不对版”、“暴躁”、“愤怒”,甚至“言语暴力”(冷汗)。
这件事也提醒我,下次四节课后要记得跟学生说:“老师我饿了,十分暴躁,此刻讨论问题有生命危险,请谨慎”,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