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关信仰的深思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关信仰的深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六年前我观看了这部电影,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是以少年历经磨难,终于脱险,然后幻想了一个童话故事,以此来慰藉自己的心灵,从而逃避痛苦的事实的故事。

    也许是当时被影片中唯美、震撼的画面所吸引了,并未对此深思。直到昨天,在网上看到了有关这部影片的解析,勾起了对这部电影的回忆。

    忍不住又再看了一次,才发现那唯美动人的画面下,隐藏了多少惊心动魄,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 ,一个关于神性与兽性的故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影片从一开始作家就反复强调,说有人介绍他来找派,说派有一个能让他相信这个世界真的存在上帝的故事。

    这说明了整部影片应该会对信仰进行一定程度的讨论,信仰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信仰不一定非要是关于神的,而是在于自己内心的所相信的力量,一种能帮你面对残酷现实的力量,它甚至无关道德…

    影片中的的派曾经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后面他发生的一系列事使他失去了他的信仰。

    末日般的暴风雨击沉了派一家所搭乘的货船,派、母亲、水手、厨师成为了幸存者,在一艘小小的救生艇上,很快食物就出现了短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水手的腿断了,在一场“截肢手术”后,厨师用水手的断腿做鱼饵来钓鱼。不久后,水手去世了,厨师将水手分尸晒干后作为鱼饵和直接食用的食物。

    后来母亲与厨师发生了争执,母亲被厨师杀死了。再后来愤怒的派杀死了心怀愧疚的厨师,并将厨师肢解晒干,靠吃厨师的肉生存下来。

    在厨师的肉被吃完后,派又开始吃母亲的尸体和尸体上的蛆虫来存活,直到他被获救为止。

图片发自简书App


    获救后的派向世人编了这样一个故事:只有自己和几只动物侥幸活了下来,在他的故事里,母亲变成了猩猩,厨师变成了鬣狗,水手则变成了斑马。

图片发自简书App


    血腥恐怖的食人经历则变成了一座漂浮在大洋中的食人岛,那被一片片切割的人肉,则成了沼狸。而他自己则分裂成了内心恐惧的少年派和残忍无情的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为什么老虎的名字要叫理查德帕克呢?因为这个名字是一桩真实的食人案件的十七岁主人公的名字。

    1884年mignonette号沉没,有四个人被困在了大西洋,除了三名船务人员,还有一名名叫理查德帕克的男仆。

    在漫长的漂流中,船员们的理性慢慢被求生的欲望给泯灭了,他们杀死了理查德帕克,将他的尸体分食求生。

    在英语中,理查德帕克这个词常常与海难联系在一起,代表着漂流、自相残杀。

    救生艇上派与老虎之间的斗争,其实就是他内心中神性与兽性的对抗,若坚守神性,他还是一个人,但却无法生存去。最终,他选择顺从了兽性,生存了下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佛教有句话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罢了,派在获救的那一刻开始,心中的理查德帕克也就离他而去了。

    老虎返回丛林的时候派以为它会回头的,没想到头也不回的就走了。获救后的派最终选择了用一个有些梦幻的故事来代替了残酷的现实。

    我想起了结尾的时候作家与派的对话,是那般的耐人寻味。

    “你更喜欢哪个故事?”

    “我更喜欢老虎的那个…”

    “对,所以你追随上帝。”

图片发自简书App


欢迎关注颖言居,更多新鲜资讯等你来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